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 > 第103章 北港树线

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 第103章 北港树线

作者:西瓜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0 00:24:11 来源:小说旗

“那我就按老规矩来——”

“先封船,后收人,再剖舱。”

“你要是清白,你就配合。”

“你要不配合,那你就是自认你带的是命,不是货。”

……

番舶代表冷汗直冒:“你没有朝令,不能私断……”

“我有。”

宁烈一甩袍,从怀里抽出一封印着三年前兵部通令的残卷。

上头红字已经褪色,却还能看清落款:

【宁烈封线,自决封剿,若事起,听其一刀。】

宁烈低头冷笑:

“你说没有朝令?”

“这就是。”

“你们以为三年前我封的是南海?”

“不。”

“我封的是整片大玄的海岸线。”

“你们走哪边绕我背后进来,我都能拿你们当敌人。”

“因为你们不是来求通。”

“你们是来投机。”

“那我宁烈——不讲通商。”

“我讲剿人。”

……

话音落下,军士下令,封舱、查货、扣人,一气呵成。

三艘黑商船,被彻底停在北港港口整整三天。

最终查出六桶藏油、三箱火种,还有两封未封印的“港图简报”。

全数定为探线用图。

宁烈一句废话没说,只写下六个字:“线已犯,货归仓。”

随后,他起草一封调文,送至北海总署。

调令内容只有一句:

【自即日起,北海线正式归档,封旧复开,听宁法行。】

老赵听完这话,有些担心:“你是不是又要上表?”

宁烈只摇头:

“不。”

“我不写表。”

“我就站在这。”

“他们哪天不再犯,我哪天就走。”

“可只要他们想摸进来——”

“我就一直守这儿。”

“不写令,不打鼓,不挂印。”

“只站在这儿——封人。”

“这线,画一次不够。”

“那我就画一辈子。”

北港风雪转急,第四天,海面浮冰开始结边。

巡哨兵回来报,说远海方向还有一艘小船漂着,挂的不是东洲旗,也不是旧番协的号。

是一面蓝布旗,旗上三个字母,写得斜歪。

老赵拿着望远镜看了眼:

“S.p.t?”

宁烈没抬头,手上正描一张旧图。

“是南岸新商会组织的试探队。”

“这是他们试的第几次?”

老赵翻了翻册子:

“这是十二。”

“头三次是走西南口线,被你在烈屿拦过。”

“中间几次绕黑水湾,绕不过。”

“这次绕到了北线。”

“这帮人是真有毅力。”

宁烈点点头。

“试得勤,不怪他们。”

“因为朝里没人正式封过北线。”

“他们看着北海无兵镇,无火线,以为这边就是空的。”

“空着的,就该被占。”

“所以我得站在这。”

“站着不代表有兵力。”

“但至少——他们得考虑一件事。”

“‘宁烈还在。’”

“‘还在’这俩字,就够吓他们一天。”

……

快舟靠岸。

那艘小船缓缓驶近,被拖入检查点。

船上下来两人,一洋一中,带着翻译。

没等他们开口,宁烈已经走过来,把两根封条甩了上去。

“封船。”

“你们要是说是经商,那你们先说你们来谁批的文。”

“北海不设通航,你们是怎么拿到通文令的?”

洋人代表一愣,旁边中人翻译低声说了几句。

那洋人立刻露出笑意,伸出手,从怀里掏出一封金边通函:

“我们是新组商盟,想要提出‘共同开发试点港’的邀请。”

“这信是递给贵国兵部的。”

“希望你们能转达。”

宁烈没接,只盯着那信看了一会儿,然后转头吩咐:

“收起来,送到炉子里去。”

老赵立刻叫人。

火炉“哔哔剥剥”烧起来,金边通函眨眼就烧得一干二净。

洋人脸色一僵,翻译话都不敢接。

宁烈冷声道:

“你们一不是大玄民人,二不是盟国通商员。”

“你们走的海线不是开放线,带的信不是通过中枢公文。”

“你们这叫擅闯。”

“擅闯就是试探。”

“试探就是敌意。”

“敌意,不需要我们解释。”

“只需要你们回去转一句话。”

洋人不语。

宁烈盯着他说:

“告诉你们后面那帮人——”

“宁烈还活着。”

“北海也不是你们的试验田。”

“你们可以不把我当官。”

“但你们得把我当墙。”

“这道墙谁想翻——就得先流血。”

“这片海,从南画到北,不是空白。”

“是伤痕。”

“你们不是试图通商。”

“你们是想在旧伤口上撒盐。”

“那我告诉你们——宁烈还在。”

“你们试一次,我封一次。”

“你们敢下船,我就送你们上岸。”

“但不是登陆——是送你们上岸剁。”

……

风雪中,洋人脸色灰白,被带回船上封舱遣返。

那条船被拖出港口,停在外海一天,第二天不见踪影。

有人说他们回头了。

有人说他们转向东岸再试。

还有人说,他们走了,但没带走那面旗。

那旗被宁烈拆下来,挂在了北港新建的哨所边。

就在他自己搭的石柱上。

风吹旗响。

旗下是一行石刻:

旧海无主,新线我立。

谁来试——试他命长不长。

宁烈没走。

雪化之后,他在北港西堤自掏腰包搭了第二道哨所。

不归兵部,不挂旗。

木墙、石基、旧砖混垒,一层一层砌起来。

连名字都没起,只用一张木板钉在门口,刻三个字:“自己线。”

老赵看着那块牌子直皱眉:

“你这不算抗命,也够拧巴的。”

“你到底想干嘛?”

宁烈搬着石头砸墙基,回得不快:

“我不是拧。”

“我是在给他们找不到借口。”

“朝里没人真敢立封北令,怕得罪商路。”

“那我就在这立块墙,写得明明白白。”

“这是我个人行为。”

“你要不认,这线你别踏。”

“你要真敢踏,那你就不是试线。”

“你是撞我。”

“撞我,我就砍你。”

……

一周后,北港来了三个兵部钦差,说是来“查宁烈私设哨点”一事。

还带了人,还带了兵,还带了张挂着三枚章的封文。

宁烈没请他们进门。

他把那封文拿到手里看了一眼,没拆。

直接塞回人手里:

“你们是钦差,你们奉命,我理解。”

“但这块地,是我自己圈的,不属兵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