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短故事志 > 评书:夺门之变与明朝中后期风云

短故事志 评书:夺门之变与明朝中后期风云

作者:傲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4 11:20:32 来源:小说旗

上回书说到,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俘虏,大明江山岌岌可危。危难之际,于谦挺身而出,拥立朱祁钰为帝,组织北京保卫战,成功击退瓦剌,挽狂澜于既倒。可谁能想到,这明英宗朱祁镇被放回后,一场宫廷风云再度掀起。

话说朱祁镇被瓦剌放回京城,此时的他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而是被尊为太上皇,幽居于南宫。代宗朱祁钰坐稳皇位后,贪恋权势,不仅将南宫重重封锁,还削减了南宫的供应,朱祁镇的生活颇为艰难。但朱祁镇心中,始终有着复位的念头,只是一直隐忍不发。

景泰八年,代宗朱祁钰病重,卧床不起,又没有子嗣,皇位继承问题悬而未决。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为了谋取私利,决定发动政变,迎朱祁镇复位。正月十七日凌晨,石亨等人带兵打开长安门,直奔南宫。朱祁镇被众人迎出,坐上御辇,直奔奉天殿。此时天色渐明,早朝的大臣们齐聚殿内,正议论着代宗病情和皇位继承之事,突然听到殿内传来朱祁镇的声音:“朕复位矣!”大臣们惊愕万分,还没等反应过来,朱祁镇已登上皇位,宣布复位,改元天顺,这便是历史上的“夺门之变”。

朱祁镇复位后,第一件事便是清算于谦。徐有贞进谗言:“不杀于谦,此举无名。”朱祁镇本就对于谦拥立朱祁钰心怀不满,再加上这些奸臣挑拨,竟下令将于谦逮捕入狱。于谦为官清廉,一心报国,深受百姓爱戴,可就这样被诬陷为“谋逆”,含冤而死。抄家之时,官员们发现于谦家中除了皇帝赏赐之物,竟无多余钱财,众人无不感慨叹息,天下百姓更是痛心疾首。于谦之死,成了明朝的一大冤案,也让朱祁镇背上了昏庸之名。

朱祁镇复位后的天顺年间,朝政被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把持。这三人仗着拥立之功,骄横跋扈,贪污受贿,卖官鬻爵,无恶不作。徐有贞掌控内阁,石亨手握兵权,曹吉祥统领司礼监,他们相互勾结,排斥异己,朝堂之上乌烟瘴气。

石亨自恃功高,大肆培植党羽,其侄子石彪更是飞扬跋扈,妄图封王。朱祁镇渐渐意识到这三人势力过大,对自己的皇位构成威胁,便开始着手打压。他先是以石彪图谋不轨为由,将其下狱,随后又找借口罢黜石亨,石亨最终在狱中病死。徐有贞也因与曹吉祥争权,被曹吉祥陷害,贬官流放。

曹吉祥见石亨、徐有贞先后倒台,心中惶恐不安,担心自己也落得同样下场。于是,他铤而走险,与其养子曹钦密谋造反。天顺五年七月,曹钦率领私兵,在京城发动叛乱,火烧长安门,攻打皇宫。朱祁镇早有防备,命怀宁侯孙镗等人率军平叛。经过一番激战,曹钦兵败自杀,曹吉祥被擒,处以磔刑,这场叛乱才得以平息。

朱祁镇经历了被俘、幽禁、复位等诸多变故,晚年对朝政有了一些反思。他废除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的宫妃殉葬制度,这一举措,也算是为他的统治挽回了些许声誉。天顺八年,朱祁镇驾崩,太子朱见深即位,是为明宪宗。

明宪宗朱见深即位之初,平反了于谦冤案,恢复了于谦的官职和名誉,此举赢得了民心。他还任用李贤等贤臣,朝政稍有起色。但好景不长,宪宗渐渐沉迷于方术,宠信宦官汪直,设立西厂,让汪直统领。

这汪直,狡黠多诈,为了邀功请赏,肆意制造冤假错案,陷害忠良。西厂的权力比东厂和锦衣卫还要大,他们四处刺探情报,上至朝廷官员,下至普通百姓,都在他们的监视范围内。只要汪直看谁不顺眼,便随意抓人审讯,严刑逼供。一时间,朝野上下人人自危,百姓也人心惶惶。

大学士商辂等大臣实在看不下去,联名上书弹劾汪直,列举了西厂的种种罪行。宪宗起初还为汪直辩护,但在大臣们的强烈要求下,只好暂时关闭西厂。可没过多久,宪宗又听信汪直谗言,重新恢复西厂,汪直更加肆无忌惮。后来,汪直在与东厂太监尚铭争权中失势,被调出京城,西厂才逐渐衰落。

宪宗在位后期,朝政愈发**,官员贪污成风,土地兼并严重,百姓生活困苦。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其中以荆襄地区的刘通、石龙起义最为浩大。刘通自称汉王,率领数万农民起义军,反抗明朝统治。明朝调集大军镇压,经过数年苦战,才将起义军镇压下去。但这场起义,也暴露了明朝统治的诸多问题。

明宪宗驾崩后,太子朱佑樘即位,是为明孝宗。孝宗自幼历经磨难,深知民间疾苦,他即位后,立志改革弊政,重振朝纲。他重用王恕、刘大夏等贤臣,整顿吏治,裁汰冗官,严惩贪污**。还减轻农民赋税,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在孝宗的努力下,明朝出现了短暂的中兴局面,史称“弘治中兴”。

孝宗为人宽厚仁慈,对待大臣礼遇有加,朝堂之上形成了良好的政治风气。他还提倡节俭,减少宫廷开支,以身作则,为天下臣民树立榜样。然而,孝宗在位期间,虽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明朝的积弊已深,诸如土地兼并、宦官专权等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弘治十八年,明孝宗驾崩,太子朱厚照即位,是为明武宗。这明武宗朱厚照,生性贪玩好动,喜欢游乐。他在位期间,宠信刘瑾、张永等“八虎”宦官,这些宦官为了讨好皇帝,在宫中修建豹房,豢养各种奇珍异兽,供武宗玩乐。武宗沉迷其中,不理朝政,将大权交给刘瑾。

刘瑾趁机把持朝政,结党营私,贪污受贿,被称为“立皇帝”,武宗则被称为“坐皇帝”。刘瑾设立内行厂,权力凌驾于东厂、西厂和锦衣卫之上,对异己进行残酷迫害。他还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增加赋税,百姓苦不堪言。

后来,刘瑾的种种恶行引起了众怒,大臣们纷纷上书弹劾。在张永等人的揭发下,武宗终于下令将刘瑾逮捕。抄家时,搜出了大量金银财宝、违禁物品,甚至还有龙袍。武宗大怒,将刘瑾处以凌迟之刑,刘瑾集团就此覆灭。

刘瑾倒台后,武宗并未吸取教训,依旧我行我素。他喜欢军事,自封为“威武大将军朱寿”,还亲自率军与蒙古小王子在应州大战一场。虽然这场战争明军取得了胜利,但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武宗在位期间,宁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造反。朱宸濠早就觊觎皇位,他趁着武宗昏庸,朝政**,妄图夺取天下。南赣巡抚王阳明得知后,迅速组织兵力平叛。王阳明足智多谋,指挥若定,仅用了四十三天,就生擒朱宸濠,平定了叛乱。可武宗得知后,竟想亲自出征,上演一场“御驾亲征,生擒叛王”的闹剧。他带着大军南下,走到半路,王阳明已将朱宸濠押解到南京。武宗却不让王阳明献俘,而是让朱宸濠重新放回鄱阳湖,自己再率军“亲征”,将其擒获,实在是荒唐至极。

正德十六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由于他没有子嗣,堂弟朱厚熜即位,是为明世宗。明世宗即位之初,也想有一番作为,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嘉靖新政”。但后期,他沉迷于道教,追求长生不老,二十多年不上朝,将朝政交给严嵩父子。严嵩父子把持朝政,结党营私,贪污受贿,明朝的统治再次陷入危机。这嘉靖年间又有哪些风云变幻?严嵩父子又将如何祸乱朝堂?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