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短故事志 > 评书:明朝的余晖与落幕

短故事志 评书:明朝的余晖与落幕

作者:傲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4 11:20:32 来源:小说旗

上回书说到,万历皇帝亲政后,逐渐懈怠朝政,陷入长达二十多年不上朝的昏庸境地,“国本之争”让朝堂乌烟瘴气,“万历三大征”又极大地损耗了明朝国力,与此同时,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强势崛起,给明朝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明朝的命运已如风中残烛,飘摇不定。

在东北那片白山黑水之间,女真族出了个了不起的人物,名叫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出身建州女真的一个小部落,自幼胸怀大志,他靠着祖上传下来的十三副铠甲起兵,开始了统一女真各部的征程。努尔哈赤这人,英勇善战不说,还极具谋略,他深知女真各部一盘散沙,难以成事,便施展各种手段,或武力征讨,或招抚结盟,历经多年苦战,终于将女真各部统一起来,建立了后金政权。

后金建立后,努尔哈赤野心勃勃,把目光投向了明朝。他深知明朝表面强大,实则内部腐朽,于是在万历四十六年,以“七大恨”为由,起兵反明。所谓“七大恨”,条条都直指明朝对女真的压迫与不公,这一番檄文,激发了女真人的斗志。努尔哈赤率领后金军队,在萨尔浒与明朝大军展开了一场决定性的大战。

明朝这边,万历皇帝得知后金反叛,急忙调集大军,任命杨镐为统帅,兵分四路,向后金发起进攻。这杨镐本无多少军事才能,还盲目自信,制定的战略漏洞百出。努尔哈赤却抓住明军兵力分散的弱点,采取“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战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萨尔浒一战,打得那叫一个昏天黑地,后金军队如虎狼一般勇猛,明军则是一败涂地,四路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此役过后,明朝在东北地区的军事优势荡然无存,后金则是士气大振,开始不断侵扰明朝边境。

萨尔浒之战的惨败,让明朝朝野震惊,万历皇帝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可他此时已无力回天。朝堂之上,党争愈发激烈,东林党与齐党、楚党、浙党等派别相互倾轧,争权夺利,根本无心应对边疆危机。而万历皇帝呢,依旧沉迷于酒色,对朝政不管不顾,明朝的统治摇摇欲坠。

万历四十八年,万历皇帝驾崩,太子朱常洛即位,是为明光宗。可这光宗也是个命苦的,在位仅仅一个月,就因为服用了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献的“红丸”,离奇驾崩,史称“红丸案”。光宗一死,他年仅十六岁的儿子朱由校即位,是为明熹宗。

明熹宗朱由校,对治国理政毫无兴趣,却痴迷于木工活,堪称一代“木匠皇帝”。他整天躲在后宫,摆弄那些木头,打造各种精巧的木器,把朝政大权交给了大太监魏忠贤。这魏忠贤,本是个市井无赖,自阉入宫后,凭借着溜须拍马的本事,得到了熹宗的宠信。他结党营私,网罗了一大批阿谀奉承之徒,号称“阉党”,与东林党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阉党在魏忠贤的带领下,大肆迫害东林党人。他们捏造罪名,将东林党领袖杨涟、左光斗等一大批忠臣良将下狱。这些东林党人在狱中受尽折磨,却始终不屈。杨涟被阉党用大铁钉钉入头部,左光斗被折磨得体无完肤,但他们至死都在为国家和正义抗争。魏忠贤还下令拆毁天下书院,打压言论,禁止讲学,妄图彻底消灭东林党。一时间,朝堂之上乌烟瘴气,正直之士纷纷被迫害,明朝的政治生态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在魏忠贤专权的黑暗时期,明朝的边疆战事也愈发吃紧。努尔哈赤率领后金军队,接连攻占了沈阳、辽阳等重要城市,明朝在东北地区的防线不断收缩。为了抵御后金的进攻,明朝启用了袁崇焕。这袁崇焕,可是一员难得的猛将,他深知后金军队的厉害,便在宁远城修筑坚固的防御工事,配备了当时先进的红衣大炮。

天启六年,努尔哈赤率领十三万大军,进攻宁远。袁崇焕率领全城军民,誓死抵抗。他身先士卒,亲自登上城楼指挥作战,用红衣大炮猛轰后金军队。努尔哈赤万万没想到,小小的宁远城竟如此难攻,他的军队死伤惨重,自己也在战斗中身负重伤。这宁远之战,是明朝对后金作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极大地鼓舞了明朝军民的士气,也让努尔哈赤遭遇了生平罕见的惨败。努尔哈赤回到沈阳后,因伤势过重,不久便病逝了,他的儿子皇太极继承了汗位。

皇太极即位后,深知宁远城难以强攻,便改变策略,绕过宁远,从蒙古绕道入关,直逼北京。袁崇焕得知后,急忙率军回援。皇太极忌惮袁崇焕,便施展反间计,故意让明朝的太监听到假情报,说袁崇焕与后金有勾结。昏庸的明熹宗竟信以为真,将袁崇焕下狱,最终处以凌迟之刑。袁崇焕之死,让明朝失去了一位能征善战的大将,也寒了天下将士的心。

天启七年,明熹宗驾崩,因其无子,由弟弟朱由检即位,是为明思宗,也就是崇祯皇帝。崇祯皇帝即位之初,便展现出了铲除阉党的决心。他先是稳住魏忠贤,让他放松警惕,随后一举将阉党一网打尽,魏忠贤被贬到凤阳守陵,途中畏罪自杀。崇祯皇帝铲除阉党,本是重振朝纲的好机会,可他生性多疑,刚愎自用,再加上明朝积弊已久,已难以挽回颓势。

崇祯年间,明朝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双重困境。内部,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其中以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起义军最为强大。李自成出身贫苦,他率领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队伍迅速壮大。张献忠则转战南北,攻城略地,给明朝的统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外部,皇太极不断侵扰明朝边境,还将后金改名为大清,野心勃勃地想要入主中原。

崇祯皇帝为了应对内忧外患,不断加征赋税,调集大军围剿起义军和抵御清军。可这却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使得更多的人加入了起义军。明朝的军队也是军心涣散,战斗力低下,在与起义军和清军的战斗中屡战屡败。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走投无路,在煤山自缢身亡,明朝就此覆灭。而此时,吴三桂镇守山海关,他本是明朝的山海关总兵,手握重兵。面对李自成的招降和清军的拉拢,吴三桂犹豫不决。可就在这时,李自成的部下刘宗敏霸占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打开山海关,引清军入关。清军在吴三桂的带领下,长驱直入,击败了李自成的大顺军,开始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曾经辉煌一时的明朝,历经两百多年的风雨,最终在农民起义和清军的双重打击下,黯然落幕。但明朝的故事,却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一段波澜壮阔的篇章,令人感慨万千。那清军入关后,又将如何建立起自己的统治?中原大地又将迎来怎样的风云变幻?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