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医女的大唐恋歌 > 第105章 神秘的谜题

医女的大唐恋歌 第105章 神秘的谜题

作者:喜欢红苋菜的老袁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4 17:06:14 来源:小说旗

随着天色渐暗,诊所里的药香似乎也愈发浓郁。苏瑶起身,缓缓关上窗户,将那渐渐黯淡的光线挡在外面。她一边整理着桌上的医书,一边对崔婉说:“今天给你讲的只是中医里关于咳嗽的一小部分知识,还有很多需要你去深入学习和研究。每一种病症都像是一个神秘的谜题,需要我们用中医的智慧去解开。”

崔婉紧紧握着手中的笔记本,郑重地点点头:“苏瑶姐,我知道这只是个开始,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去探索更多中医的奥秘了。” 苏瑶看着崔婉充满斗志的模样,欣慰地笑了:“学习中医的道路漫长且艰辛,会遇到很多难题,但只要你保持这份热情,不断钻研,就一定能有所成就。对了,明天我有个患者复诊,是因为痰湿咳嗽来治疗的,你要不要一起来看看?通过实际病例,能让你更好地理解中医的辨证论治。”

崔婉眼睛一亮,兴奋地说:“真的吗?苏瑶姐,那太好了,我太想去学习了!” 苏瑶点点头:“那明天你早点过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位患者的恢复情况,再详细给你讲讲痰湿咳嗽的相关知识。”

夜幕降临,诊所外的街道上亮起了昏黄的路灯。苏瑶和崔婉走出中医馆,锁好门。在路灯的映照下,两人的身影显得格外坚定。崔婉怀揣着对中医满满的期待,踏上了回家的路,心中默默想着明天即将到来的新的学习机会,她知道,自己已经正式踏上了中医学习的奇妙之旅,而这一路上,将有无数的惊喜和挑战等待着她,她已准备好去迎接一切,将中医的智慧传承下去。

崔婉听得入神,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敬佩的光芒。她轻轻点头,仿佛在心中种下了一颗探索中医的种子。苏瑶看着她的神情,心中也感到一丝欣慰。她知道,中医的传承不仅在于医术的传授,更在于对医道的理解与热爱。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将中医的智慧发扬光大,造福更多的人。

踏入这家古色古香的中医馆,仿若穿越时空,走进了中医千年传承的历史长河。馆内,高大的木质书架错落有致地排列着,一格格书架上摆满了泛黄的医书。这些书籍,有的封皮磨损严重,边缘卷曲,纸张脆弱得仿佛轻轻一碰就会破碎;有的书页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批注,那是历代医者钻研思考留下的痕迹。它们安静地待在书架上,却仿佛在低声诉说着从古至今无数的医案故事与医学探索。

空气中,淡淡的草药香气弥漫开来,这股独特的气息混合着多种药材的味道,是岁月与智慧的交融。它时而浓郁,时而淡雅,如同中医理论般复杂而又和谐,萦绕在每一寸空间,给人一种宁静而安心的感觉。

午后的阳光宛如温柔的精灵,透过雕花窗户轻盈地跃入馆内。窗户上精致的雕花,有寓意吉祥的牡丹图案,有象征坚韧的翠竹造型,阳光穿过这些镂空之处,在地面洒下一片片斑驳光影。光影随着时间的推移,缓慢地移动着,像是在为中医馆的宁静时光打着节拍。

在这充满古韵的环境中,苏瑶与崔婉相对而坐。一张古朴的木桌稳稳地放置在两人中间,桌上摊开的医书,纸张微微泛黄,散发着陈旧的气息。书的页面上,绘有精美的人体经络图,线条细腻流畅,标注着一个个神秘的穴位名称。此刻,这本书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正静静诉说着千年中医智慧,每一个字符、每一幅图案都在向她们传递着古老医学的奥秘。

苏瑶微微俯身,手指轻轻划过书页上的文字,眼神专注而深邃,仿佛在与书中的古人对话。她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浅浅的微笑,似乎从书中领悟到了什么精妙之处。崔婉则紧紧挨着苏瑶,身子前倾,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书页,眼中满是好奇与求知的光芒。她时不时地微微皱眉,似乎对某些内容感到困惑,又很快舒展开来,像是在苏瑶的讲解下恍然大悟。

“苏瑶姐,你看这里,这个穴位的作用我还是不太明白。” 崔婉伸出纤细的手指,指着书上的一处穴位图,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与疑惑。苏瑶抬起头,顺着崔婉指的方向看去,轻轻将一缕垂落的发丝别到耳后,耐心地说道:“这个穴位啊,叫足三里,它可有着大用处呢。你瞧,它位于膝盖下方,是足阳明胃经的重要穴位……” 苏瑶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在自己的腿部比划着穴位的位置,眼神中透露出对中医知识的自信与热爱。崔婉听得入神,不住地点头,时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两人的讨论声在这静谧的中医馆内轻轻回荡,仿佛在续写着中医传承的新篇章。

苏瑶微微颔首,目光中透出一丝专注,继续为崔婉详细解释:“而风热咳嗽呢,与风寒咳嗽相比,可谓大相径庭。” 她稍作停顿,回忆起一段经历,缓缓道来,“曾经有个叫晓妍的年轻女孩,在春末时节来诊所找我。当时正值天气回暖,气温多变,她又常和朋友去户外游玩,衣着较为单薄。初见她时,她咳嗽得十分难受,每一声咳嗽都带着嘶哑,不再是那种深重有力的咳声,仿佛喉咙被某种火热的力量灼伤。她告诉我,咳出的痰液黄稠,颜色如同秋日里熟透的橘子,质地黏稠,每次咳出都费了好大劲。喉咙更是疼得厉害,就像有一团火在灼烧,连吞咽口水都疼得皱眉。不仅如此,她还觉得浑身燥热,额头滚烫,一量体温,已经有些发热了。我让她伸出舌头,只见舌苔呈现出黄腻之色,黄色代表着体内有热,而腻则表明体内有痰湿,这都是风热之邪犯肺,肺失清肃的症状体现。”

崔婉听得入神,眉头轻皱,不禁问道:“苏瑶姐,那这风热咳嗽究竟是怎么引发的呢?” 苏瑶的声音轻柔而清晰,仿佛在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风热咳嗽的病因,多因外感风热之邪,侵袭肺卫所致。像晓妍,春末气温回升,风热之邪本就活跃,她又在户外频繁活动,身体的卫气稍不注意就被风热之邪突破防线。风热之邪犯肺,肺失清肃,热邪炼液为痰,故而咳嗽声嘶,痰黄稠。热邪灼伤咽喉,所以她咽喉肿痛,吞咽困难。风热之邪外袭,卫气与邪气相争,这才导致她发热明显,甚至微微汗出。我给她把脉时,脉象浮数,这也是典型的风热外袭之象。”

崔婉认真地点点头,又问:“那该怎么治疗晓妍的风热咳嗽呢?” 苏瑶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严谨与耐心:“治疗风热咳嗽,关键在于辛凉解表、清热止咳。我给晓妍开的药方里,常用的药物有桑叶、菊花、薄荷、连翘、桔梗等。桑叶甘寒,能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就像给燥热的肺部带来一阵清凉的微风;菊花辛凉,能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助力桑叶一起驱赶风热之邪;薄荷辛凉,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让晓妍因风热而昏沉的头脑能清爽些;连翘苦微寒,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把肺部因热邪积聚的‘疙瘩’散开;桔梗苦辛平,能宣肺利咽,化痰止咳,帮助晓妍缓解咳嗽,通畅肺气。这些药物搭配在一起,就像一阵清凉的风,迅速驱散风热,恢复肺气的清肃功能。我仔细叮嘱晓妍,一定要按时服药。”

医馆内安静祥和,只有偶尔传来的窗外鸟鸣声。苏瑶顿了顿,目光中透出一丝关切:“在用药的同时,还需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油腻之物,以免助热生痰。我告诉晓妍,可以多喝一些清凉的饮品,如菊花茶、薄荷茶等,以清热解暑。饮食上也要清淡为主,多吃一些清热润肺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等,以助肺气清肃。晓妍很听话,回去后严格按照我说的做。”

过了几天,晓妍再次来到中医馆,这次她的状态明显好了很多。脸上有了血色,咳嗽也减轻了不少。她感激地说:“苏医生,太感谢您了!按照您的药方服药,又注意饮食,我现在喉咙没那么疼了,咳嗽也轻多了,身上也不那么燥热了。” 苏瑶微笑着为她检查,说道:“恢复得不错,再巩固几剂药,这段时间还是要注意休息,别太劳累。”

送走晓妍后,苏瑶转过头对崔婉说:“你看,通过晓妍这个病例,就能更直观地理解风热咳嗽的诊疗过程。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只有准确判断病症,才能对症下药。” 崔婉若有所思地说:“苏瑶姐,我明白了,中医真的太精妙了,每个病症都有这么多细节要把握。”

苏瑶接着说:“这还只是风热咳嗽的一种常见情况。有时候,风热咳嗽还可能因患者本身体质不同,或者病情发展阶段不同而有所变化。比如有些患者本身阴虚,感受风热之邪后,咳嗽可能会伴有口干、咽干、盗汗等症状,治疗时除了疏散风热,还得兼顾滋阴。还有些患者风热咳嗽久了,可能会引发其他问题,像肺热伤津,导致大便干结,这时候用药又得适当调整,加入一些润肠通便的药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