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竹杖奇缘录 > 第51章 敦煌壁画藏玄机,飞天起舞引祸端(石窟谜)

黄沙漫过玉门关时,蔡佳轩的竹杖已沾了三分佛气。敦煌城堞在夕阳下如鎏金铁城,城头大旗被风沙磨得有些发白破损,城下商队正卸着骆驼背上的粟特锦缎,胡商们的突厥语与汉人小贩的叫卖声混作一片。王嘉馨以羃篱遮面,素色襦裙外罩着窄袖胡袍,腰间寒光剑上九龙剑穗隐在氍毹腰带里,步摇上的东珠随步伐轻颤,映得眉梢眼角俱是柔光。

“看那壁画坊。”蔡佳轩抬杖指向城西双塔,烽燧旁的崖壁上布满蜂窝状洞窟,飞檐斗拱间可见画工们吊着绳梯作业,赭石与石青的颜料桶在风中晃悠。二人走近时,正逢一群画工收工,为首老者腰间别着狼毫笔,衣袍上沾满朱砂斑点,见二人装束不俗,抬手作礼:“两位可是来朝佛的?新凿的毗沙门天王窟刚绘完背光,菩萨金面还未贴箔呢。”

王嘉馨取下羃篱,露出清绝姿容,画工们见状纷纷屏息。她指着老者衣上颜料:“老丈可是出自曹氏画坊?这石绿用的是龟兹矿料,倒是少见。”老者惊道:“小娘子好眼力!我等世代为敦煌画工,这石绿还是苻天王时期从罽宾国运来的。只是近来……”话音忽然顿住,浑浊的眼瞳望向崖壁,似有忌惮。

蔡佳轩递过一锭碎银:“近来如何?”老者左右张望,压低声音:“三十日前,新来了个西域画僧,自称能画活飞天。起先我们只当他夸口,谁知他画的那窟‘反弹琵琶’,第二日竟少了片璎珞纹。更怪的是,每到月圆,便有金光从窟中透出,有人远远望见飞天在壁上舞动摇铃……”

当夜,月牙泉边的胡杨沙沙作响。蔡佳轩以竹杖布下隔音阵,王嘉馨坐在毡帐中展开从画坊求得的粉本——那是幅未完成的飞天草图,线条灵动如游龙,裙裾间却隐约有血丝缠绕。她指尖抚过画中飘带,忽然想起日间经过的“藏经洞”,洞口蛛网密布,却有檀香气息透出,分明有人频繁出入。

“相公,去那毗沙门窟。”王嘉馨将粉本收入袖中,九龙剑穗化作流光缠上手腕。二人踏月至崖壁,借绳梯潜入洞窟,月光透过藻井孔洒落,正照在中央坛城画上。蔡佳轩竹杖轻点地面,忽觉石缝间有黏液状痕迹,散发着异域香料味——正是日间胡商携带的**。

“看飞天。”王嘉馨轻声道。壁画上的伎乐天们手持乐器,面部却被阴影笼罩,唯有中央反弹琵琶的飞天格外清晰,璎珞珠串粒粒分明,指间银铃仿佛下一刻便要作响。蔡佳轩凝视其双目,竟发现瞳孔微微转动,裙裾边缘的石青颜料似在流动,宛如真的被风吹起。

突然,洞外传来驼铃声。二人隐身柱后,见三队胡商抬着木箱进入,箱中竟装满年轻女子,皆被塞住口鼻,衣饰华美却泪痕满面。为首商人脱去胡袍,露出天竺僧人的袈裟,口中念念有词:“供养飞天,得大吉祥……”话音未落,壁画上的飞天突然振翅欲飞,银铃骤响间,女子们的魂魄竟化作光点飘向壁画,被飞天手中琵琶吸收。

王嘉馨指尖掐诀,莲花印尚未完成,蔡佳轩已挥杖击向僧人。竹杖带起劲风,却见僧人化作烟雾消散,木箱里的女子们惊醒哭号,而壁画上的飞天已多了数串新璎珞,颗颗皆是魂魄凝成。蔡佳轩正要破画,王嘉馨忽然拉住他:“不可!这些飞天借佛画行邪术,我猜测本体必在藏经洞。”

二人赶到藏经洞时,洞口蛛网已被撕开。洞内烛火摇曳,中央石案上摆着人皮唐卡,画中飞天与壁画上如出一辙,旁边堆着数十具枯骨,皆是画工模样。王嘉馨拾起案头残卷,见上面用梵文写着“乾闼婆密法”,译文处有汉人画工的血书批注:“僧名达摩悉达,逼我等以人血调颜料,画中飞天乃他采补所化……”

洞深处传来低笑,烟雾中现出西域僧人的真身,其背后竟有十二对金色翅膀,每根羽毛都沾着血丝:“中原道士果然难缠。这敦煌壁画本是佛国门户,贫僧不过借飞天之形采补精气,何错之有?”蔡佳轩竹杖暴涨,青芒映得洞壁如裂:“佛门禁地岂容你作孽!”挥杖间,洞顶壁画突然剥落,露出层层叠叠的旧画,最深处竟绘着盘古开天图,与佛教题材格格不入。

王嘉馨心中一动,忽见僧人指尖射出金光,直取蔡佳轩面门。她旋身挡在前方,袖中雌剑出鞘,与金光相撞发出龙吟。僧人见她眉心朱砂痣,瞳孔骤缩:“你是……江南王家的?”话音未落,蔡佳轩竹杖已极速穿透其肩膀,却见伤口处流出的不是血,而是五彩颜料。

“他以画魂为体!”王嘉馨急道,“需毁其根本唐卡!”蔡佳轩闻言旋身挥杖,正中石案上的人皮唐卡。唐卡发出尖啸,画面上的飞天纷纷裂开,露出底下被囚禁的魂魄。僧人惨叫着化作颜料洪流,冲向壁画上的飞天,试图与邪灵融合。

此时,洞外传来晨钟。王嘉馨取出王氏玉佩,以真火点燃《往生咒》残页,清音震荡间,壁画上的飞天纷纷褪色,露出底下原本的供养人画像——那是位身着汉服的北魏贵族女子,眉梢与王嘉馨竟有三分相似。蔡佳轩望着剥落的壁画,忽然想起当年那邋遢老道曾说“画皮易绘,人心难描”,此刻方知世间最可怕的妖魔,原是人心执念所化。

晨光中,敦煌百姓聚集在崖壁下,望着剥落的壁画惊叹。王嘉馨站在毗沙门窟前,手中托着从唐卡中解救的魂魄,皆是被僧人害命的画工与商女。她指尖轻点,魂魄们化作光点飘向天际,其中一位老画工的残魂徘徊着不肯去,望着壁画上的飞天残骸垂泪。

“老丈可有心愿?”王嘉馨轻声询问。残魂指向中央坛城画,用颤抖的手指虚画几笔,竟在空气中勾勒出飞天的轮廓。蔡佳轩见状取出竹杖,以剑气凝出石青颜料,王嘉馨则以本命水精调和,二人联手在壁上重绘飞天——这次的飞天褪去了艳丽色彩,只着素衣,手中乐器化作莲花,飘带如流水般温和。

当最后一笔完成时,老画工残魂化作金粉融入壁画,崖壁间忽然响起天籁之音,真正的飞天虚影自虚空而来,接过壁画上的莲花,向二人作礼后消失在云端。百姓们见状纷纷下拜,胡商们更是取出**供奉,一时间香烟缭绕,竟将石窟中的邪祟气息尽数洗净。

“这才是飞天该有的模样。”王嘉馨轻抚壁画,指尖沾着未干的石绿,“画工们以心血绘佛,却被邪僧利用,可见器物本无善恶,全在人心。”蔡佳轩望着她鬓间汗湿的碎发,忽然想起建康城破时,她也是这般以柔弱之躯护持善念,不由握紧她的手:“嘉馨可知,你方才绘的飞天,竟与我梦中所见一模一样?”

王嘉馨挑眉:“哦?你何时梦见过飞天?”蔡佳轩望向洞外黄沙,思绪飘回得剑那日——邋遢老道曾说“剑心通明时,可见前尘”,那时他在剑光中隐约看见一位仙子,手持莲花踏云而来,眉心朱砂痣恰似她此刻的模样。话到嘴边却化作一笑:“许是前世的你。”

是夜,二人借宿曹氏画坊。老画工儿子摆上葡萄酒与胡饼,席间说起敦煌往事:“这莫高窟自秦建元二年开凿,画工们便在这里耗了一辈子。曾有个乐尊和尚,见三危山金光如千佛,才立志开窟。如今看来,金光未必是佛,也可能是魔。”王嘉馨闻言心中一动,推开窗扉望向三危山,月光下,山体轮廓竟似一尊侧卧的大佛,眉间隐约有妖气流转。

“去看看。”蔡佳轩察觉她的异样,竹杖已握在掌心。二人踏剑至山顶,见一块巨石形如莲花,石缝中渗出五彩光芒,正是日间僧人所用的邪术气息。王嘉馨以剑穗丈量方位,忽然惊呼:“这里是龙脉节点!那邪僧以壁画为媒介,竟想抽取敦煌地脉精气!”

话音未落,巨石突然炸裂,无数飞天残影从中飞出,却是僧人以地脉之力重塑的邪灵。蔡佳轩挥杖布下简易太极阵,青芒与金光相撞,震得山体簌簌落石。王嘉馨则取出从藏经洞带出的《大乘无量寿经》,梵音与剑气共鸣,竟将飞天残影逼回石缝。

“相公,助我封脉!”王嘉馨结出九字真言印,蔡佳轩心领神会,竹杖插入龙脉节点,以全身修为化作锁链。地脉精气翻涌如怒潮,二人衣袍皆被震碎,露出内里的道袍与襦裙,肌肤在金光中泛着玉色。最终,随着一声清啸,石缝闭合,五彩光芒化作点点流萤,散入敦煌夜空。

黎明时分,二人坐在山顶俯瞰敦煌城。王嘉馨望着自己破损的衣袖,忽然轻笑:“这可是我最爱的石榴裙,竟毁在此处。”蔡佳轩解下外袍披在她肩头,指尖划过她眉心痣:“待乱世平定,我陪你去长安织锦坊,制它十件八件。”她抬头望他,见他眼中倒映着初升朝阳,忽然明了:世间最绚丽的色彩,不在画壁之上,而在眼前人的眸中。

画坊传来消息,被解救的女子们已与家人团聚,胡商们更是捐出半数货物周济百姓。蔡佳轩望着山下熙攘的人群,忽然悟到:“原来剑斩妖魔易,斩人心之魔难。”转头见爱妻正用碎布修补经卷,阳光穿过她的睫毛,在书页上投下淡淡阴影,心中忽然澄明——天道,原是在血腥中种善因,于执念中修慈悲。

三日后,二人辞别敦煌。老画工追至城门外,送上新绘的飞天绢画:“仙子与仙长绘的素衣飞天,百姓们都说看了心中安宁。这是咱们画坊的心意,望收下。”王嘉馨接过画卷,见上面题着“慈悲为衣,智慧为裳”,转头对蔡佳轩道:“相公,待将来建成止戈观,可将这画挂在正殿,让世人知美善之道,不在皮相,而在本心。”

风沙掠过驼铃,二人踏剑北去。身后的敦煌城渐成小点,唯有莫高窟的飞天壁画在阳光下闪烁,那是画工们用生命留下的印记,亦是乱世中不灭的善念微光。蔡佳轩握紧王嘉馨的手,他们明白:一路斩妖除魔,其实是在为这人间的美好,描上最坚韧的金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