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 > 第44章 大明律令

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 第44章 大明律令

作者:兰兰666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8 21:42:13 来源:小说旗

只是这儿的桌椅极低,课堂要求端坐,这让他浑身不适,尤其是接受了现代教育的朱慈烺。

而且,他对诵读四书五经提不起兴趣。

大明以儒学为尊,但儒学却无力挽救大明。

朱慈烺挂念太原,担心王二把精炼煤研究到哪一步了。

他们是否造出了更先进的火铳和火炮?

回太原的路上,朱慈烺便意识到,短期内他恐怕无法离开。

因此嘱咐王二,缺钱找人借,所有资源都应转化为武器。

太原府兵的训练不能中断,他们是天雄军的预备役。

天雄军本身也要持续操练,休假期满后必须保持备战状态。

唯有如此,在皇太极攻陷京城时,他们方能有所作为。

正当朱慈烺沉思之际,孔博士步入教室。

孔博士年过半百,是个老者。

他在国子监任职,官阶八品。

职位不高,却因职责特殊,地位颇高。

除了皇帝,他对谁都不假辞色。

许多官员都愿意将自己的子女送到这里来,希望他们能有所收获。当然,自然也不例外,于是就把朱慈烺送了过来。

孔博士依旧拿着一堆书籍,朱慈烺一看那些书名就头疼。

这并非因为那些书有多难,而是因为在六岁时,他已经将这些书翻阅过多次。

这也是之前亡国从未将朱慈烺送来此处的原因。

如今将朱慈烺安排在此,并非是为了让他认真读书,大概率是想让他反思反思。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庸》这本书……”

依旧是四书五经,每日除了这些经典,便是《大明律令》与《御制大诰》,至于承诺的骑射之术却不见踪影。

“太子殿下,何谓中庸之道?”

这个小班原本就不多的人数,大部分还是皇室宗亲,而朱慈烺则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只要他稍有懈怠,便会立刻被人察觉。

孔博士并未顾及朱慈烺的身份,直接提出问题。

“中庸之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不是出自《论语》吗?”

才刚提到《中庸》,转眼又跳到《论语》去了?

这位孔博士怕是有什么隐疾。

“殿下天资聪颖,既然如此聪明,更应专心致志,为何心不在焉?”

孔博士手握戒尺,走近朱慈烺身旁,准备好好管教一下这个一直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储君。

动手是不可能的,毕竟身份摆在那里。

但教训却是毫无阻碍的。

在国子监,只要身份不是学员,就可以随意训斥学员,学员还不敢反驳。

一旦反驳,便是目无师长!

孔博士也不是等闲之辈,他计划借由话题步步深入,教育朱慈烺。

可朱慈烺却说:“我并未走神,而是在思考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孔博士的好奇心被勾起。

“我在思索,为何我们始终只学习儒家思想,而不接触其他学派呢?”

全班顿时鸦雀无声,孔博士惊讶地盯着朱慈烺,仿佛面对的是个异类。

若朱慈烺是普通学生,孔博士恐怕早已动粗。

然而眼前之人是朱慈烺,当今大明的太子,他不敢造次。

这一刻,他竟不知该说什么,涨得满脸通红。

朱慈烺瞧见孔博士这般模样,疑惑地开口:“孔博士,您怎么了?”

“殿下!您这是怎生了?”

“我?只是问了个问题,便成了这般?”

朱慈烺一脸无辜。

“殿下怎能问出这样的话?儒家乃我辈根基,岂容置喙!”

孔博士真动怒了,一辈子钻研学问,容不得他人非议他的研究。

不仅是孔博士,即便旁人听到这话,怕也不会给朱慈烺好脸色,便是太子身份也一样。

“根基?儒学能让百姓吃饱饭吗?”

“殿下莫要胡言乱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没了儒学,如何能平天下?”

“我们是凭儒学平定天下吗?还有孔博士,您觉得如今天下安宁吗?”

朱慈烺又一次发问。

孔博士被这一连串的问题噎得说不出话来。

“儒家讲究格物致知,探究事理以得智慧,可为何我见到的都是些死记硬背、固守成规、盲目维护儒学的迂腐之人?”

噗嗤!

一口鲜血自孔博士口中喷涌而出。

他指着朱慈烺,想说什么,却涨红了脸,终究没能说出来。

朱慈烺略显厌弃地瞥了眼孔博士,内心却有些歉意。

他就是故意与对方争辩的,然后……离开国子监。

这个地方实在乏味得很。

太子把孔博士气得吐血的事很快传开。

没多久,国子监祭酒便出现在朱慈烺面前。

祭酒是国子监的最亡国职。

孔博士已被带去医治,但这儿还有很多学生。

他们目睹了方才那幕,祭酒找来户部某官员之子询问究竟。

此人较为老实,将事情原原本本讲了出来。

听着听着,祭酒眉头愈皱愈紧。

听完后,祭酒望向太子。

换作寻常人,只要流露出轻视儒学之意,祭酒便会将其驱逐出校。

可眼前的是太子,不是别人。

“殿下,为何如此妄言?”

朱慈烺掏了掏耳朵,他注意到无论是先前的那位博士,还是眼前的这位祭酒,都是一些死板的人。

他们一门心思地想把儒学捧上神坛,一味地抬高儒学的地位。

却从未考虑过,治理国家或许并不单靠儒学。

自汉代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学术界便停滞不前。

这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科学的。

朱慈烺觉得,是时候做出一些变革了。

祭酒为何不敢对朱慈烺直言规劝?因为在封建体制下,权力完全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

我能推崇儒学,同样也能改换其他学派。

归根结底,儒学不过是一种思想,思想本身并无对错之分。

然而治理国家,仅靠思想是不够的,关键在于皇权。

“我并未狂妄无礼,我只是认为,所谓的高贵儒学并不能造出火铳火炮,无法让灾民吃饱饭,更不能使叛军归顺朝廷,所以儒学并非什么至高无上的学问,它只是一种普通的思维罢了。我学习过,便也不算浪费时间,但我打算探索新的路径,一条真正能挽救大明的路,这条路上或许不需要儒学。”

此言听来颇为狂妄。

祭酒气得脸色铁青,“太子难道想要效仿王阳明先生吗?”

“不错,阳明先生确实是你们儒家最后的遮羞布。”朱慈烺点头承认。

“你……太子,此事我定会向陛下禀报,望你日后不会后悔。”祭酒愤然离去了国子监。

看到周围人都呆立着,朱慈烺说道:“还愣着干什么?各自回家吧,连博士都走了,你们还在这儿干啥呢。”

说完,朱慈烺先行离去。

——

“皇上!太子把孔博士气得吐血了。”

“皇上,您一定要为我们做主啊,太子怎可如此轻视儒学!简直是大不敬。”

“皇上,皇上!”

一位祭酒,几位博士,在亡国面前大声控诉朱慈烺。

亡国放下奏疏,只觉头痛欲裂。

这些人确实太过喧闹,但他又不能轻易将他们驱逐。

毕竟独尊儒术多年,对士人的尊重还是要有的。

治国需要他们的智慧。

“太子真有如此言语?”亡国皱眉问道。

“确实如此,孔博士现在还在太医院休养呢。”祭酒神情严肃地说。

今日,他决心让太子为此付出代价。

“好,曹公公,去请太子过来吧。”

自从这对父子争吵之后,至今未见一面,这本就稀松平常,毕竟他们平日里相处的机会本就不多。

曹正淳离开宫殿不久便返回,神色有些异样。

“没找到太子……”

这消息如同点燃了亡国,他的怒火瞬间涌起,却又不知如何宣泄。

“我明明吩咐他在东宫待着,哪里都不能去!他到底去了哪里?让锦衣卫去找!”

随着他的怒吼,锦衣卫们迅速散开,开始搜寻朱慈烺的身影。

然而此时的朱慈烺并未回到宫中,而是在国子监外闲逛。他刚与几位博士及祭酒争论过,无处可去之下,决定走出国子监,在附近随意走走。

朱慈烺虽然年轻,却已因几次出征而小有名气,加之精心打扮,若非细看或熟悉之人,很难一眼认出他。

此刻的他与随从曹彰装扮成寻常富家子弟,漫步街头。

内城依旧繁华,商贩有序摆摊,行人络绎不绝。

五城巡检司的官兵表现得格外认真,队伍整齐划一,充满活力。

这种变化并非一日之功,如今他们的精神状态已与从前截然不同,而这变化背后的推手,朱慈烺却浑然不觉。

游览完内城后,朱慈烺提议前往外城。

“殿下,外城太过凶险……”

“你要是能闭嘴就好了。”

此言一出,曹彰立刻噤声。

主仆二人朝外城走去,当跨出外城时,一道清晰的界限映入朱慈烺眼帘。

这边是高门大户,隔一条街便是破旧茅屋,居住的多为普通百姓。

偶尔可见乞丐亡国,满怀期待地注视着朱慈烺,认为他衣着华贵必是富贵人家,希望能得到些许施舍。

但朱慈烺仅是扫视了一眼,并未掏出银两。

曹彰掏出几枚散碎银两,递给眼前的乞丐。待朱慈烺欲加阻止时,已无济于事。看着那乞丐揣着银子离去,朱慈烺摇了摇头道:“咱们赶紧离开这儿。”

“啊?好。”

曹彰不再多问,朱慈烺说什么便是什么。

然而,他们刚迈出几步,人群如潮水般涌来。

起初数十人,转眼间便是数百,越来越多。

“老爷,请发发慈悲吧。”

“老爷,我已有三日未食,求您施舍些吃食罢。”

“积德行善,长命百岁。”

这些突如其来的难民,让曹彰措手不及。

他不明白为何自己随便的一个动作,竟引来如此众多的难民?

再说,京城怎会有这么多难民?

朱慈烺心中明白,京城乃大明最为繁华之地,城门昼夜敞开,必有不少难民混入,且数目可观。

难民深知,唯有进城方能生存下去。

无论是为了声誉,还是出于真心,富户们每隔几日便会在此施粥救急。

但终究只是杯水车薪,饥饿依旧未能彻底缓解。

因此,当曹彰持银出现时,被旁人瞧见,哪怕仅存一丝希望,众人亦会蜂拥而上索要钱财。

有了钱财,便能买到食物。

可俗语有云:贫则思变,饥则生乱。

一旦饿极,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曹彰不愿掏银,便有人推搡甚至攻击他,搜寻他身上是否有值钱之物。

愈演愈烈,曹彰惊恐至极,却又难以脱身,四周数百人,如何能逃?

与此同时,也有人对朱慈烺动手动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