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白话三国志 > 第120章 荀氏家族列传

白话三国志 第120章 荀氏家族列传

作者:诗韵拾梦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0 01:12:14 来源:小说旗

荀彧之子荀恽,继承了万岁亭侯的爵位,官至虎贲中郎将。起初,魏文帝曹丕与平原侯曹植都有继承皇位的可能,曹丕当时以屈己从人、恭敬有礼的态度对待荀彧。等到荀彧去世后,荀恽却与曹植交好,并且和夏侯尚不和睦,曹丕因此对荀恽怀恨在心。荀恽英年早逝,他的儿子荀甝、荀霬(“霬”音翼)因为是曹丕外甥的缘故,依然受到皇室的恩宠优待。荀恽的弟弟荀俣,担任御史中丞;荀俣的弟弟荀诜,任大将军从事中郎,兄弟二人都颇有名声,却也都早早离世。(据《荀氏家传》记载:荀恽字长倩,荀俣字叔倩,荀诜字曼倩。荀俣的儿子荀寓,字景伯。《世语》记载:荀寓年少时,与裴楷、王戎、杜默在京城都很有名气。他在西晋为官,官至尚书,声名显着。荀寓的儿子荀羽继承其位,也官至尚书。)荀诜的弟弟荀顗,在咸熙年间担任司空。(《晋阳秋》记载:荀顗字景倩,年幼时就被姐夫陈群视为奇才。他学识渊博,见闻广泛,思维缜密。司马懿见到荀顗后,对他的才能感到惊奇,说道:“这是荀令君的儿子啊。最近我还见到了袁偘,他是袁曜卿的儿子。”于是提拔荀顗为散骑侍郎。荀顗辅佐晋室建立,官至太尉,被封为临淮康公。他曾就“易无互体”的观点对钟会提出质疑,受到当时人们的称赞。荀顗的弟弟荀粲,字奉倩。何劭为荀粲作传时写道:荀粲字奉倩,他的兄长们都以儒家学说进行谈论,而荀粲却唯独喜好谈论道家思想。他常认为子贡说过,夫子关于人性与天道的言论,是无法听到的,如此看来,六经虽然存在,但不过是圣人留下的糟粕罢了。荀粲的兄长荀俣对此提出质疑:“《易经》中也说,圣人设立卦象来表达心意,附上系辞来完整地表达言论,那么精微的言辞怎么会无法听到、看到呢?”荀粲回答道:“那些精微的道理,不是具体的物象所能完全表达的。如今说设立卦象来表达心意,这并不能表达出物象之外的深意;附上系辞来完整表达言论,这也不是能完全涵盖系辞之外的意思。所以,物象之外的深意、系辞之外的言论,本来就蕴含在其中而无法完全展现出来。”当时,那些擅长辩论的人都无法驳倒他。荀粲还认为父亲荀彧比不上堂兄荀攸。荀彧树立的德行高尚端正,以规范礼仪来教导众人;而荀攸不注重外在的表现,只是谨慎周密地做好自己的事。荀粲因为这些观点而推崇荀攸,他的兄长们虽然对此感到愤怒,却也无法改变他的想法。太和初年,荀粲来到京城与傅嘏交谈。傅嘏擅长辨析名理,荀粲则崇尚玄远的思想,他们的宗旨虽然相同,但仓促之间有时会产生分歧,彼此不太满意。裴徽理解双方的想法,在两人之间沟通协调,不久之后,荀粲与傅嘏就相处得很好了。荀粲与夏侯玄也很亲近,他常对傅嘏、夏侯玄说:“你们在仕途上,功名必定会超过我,但见识却比不上我!”傅嘏反驳道:“能够成就功名的,正是见识。天下哪有根基不足而枝叶有余的道理呢?”荀粲说:“功名是由志向和格局所促成的。然而志向和格局只是一方面,并不是仅靠见识就能成就的。我能让你们变得尊贵,但未必会认同你们的所作所为。”荀粲常常认为,女子的才智不值得过多讨论,自然应以美貌为主。骠骑将军曹洪的女儿容貌出众,荀粲于是娶她为妻,婚后,他们的服饰、帷帐都非常华丽,夫妻二人独占宠爱,欢乐宴饮。过了几年,妻子因病去世,还未下葬时,傅嘏前往吊唁荀粲;荀粲虽然没有哭泣,但神情哀伤。傅嘏问道:“女子才色兼备是很难得的。你娶妻时,舍弃了才能而看重容貌。这样的女子本就容易遇到,如今你为何如此哀伤呢?”荀粲说:“佳人难再得!虽然逝去的她称不上有倾国之色,但也不能说这样的女子容易遇到。”荀粲悲痛悼念,无法停止,一年多后也去世了,年仅二十九岁。荀粲为人高傲,不屑与普通人交往,他所结交的都是当时的俊杰。到他下葬的那天傍晚,前来吊唁的只有十几人,都是当时的知名人士,他们的哭声感动了路人。

荀恽的儿子荀甝,继承爵位后担任散骑常侍,并被进爵为广阳乡侯,三十岁时去世。他的儿子荀頵继承了爵位。(《荀氏家传》记载:荀頵字温伯,担任羽林右监,很早就去世了。荀頵的儿子荀崧,字景猷。《晋阳秋》称赞荀崧年少时就有志向和操守,非常喜爱文学,为人孝顺、重情义,在朝堂上恪尽职守、勤奋努力,官至左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荀崧的儿子荀羡,字令则,为人清正平和且有才华。他娶了公主为妻,年轻时就担任显要的职位,二十八岁时担任北中郎将,兼任徐、兖二州刺史,假节都督徐、兖、青三州诸军事。他在任十年,因病卸任,在家中去世,朝廷追赠他为骠骑将军。荀羡的孙子荀伯子,如今担任御史中丞。)荀霬官至中领军,去世后谥号为贞侯,朝廷追赠他为骠骑将军。他的儿子荀恺继承了爵位。荀霬的妻子是司马师(司马景王)、司马昭(文王)的妹妹,司马师和司马昭都与荀霬关系亲密友善。咸熙年间,朝廷设立五等爵位,荀霬因为在前朝立下显着功勋,改封荀恺为南顿子。(《荀氏家传》记载:荀恺在晋武帝时期担任侍中。干宝所着的《晋纪》记载:晋武帝派侍中荀顗、和峤一同前往东宫,观察太子。荀顗回来后称赞太子品德和见识都有很大进步,而和峤则说太子的资质与以前一样。孙盛的记载是“派荀勖前往”,其余内容相同。臣松之考证,和峤担任侍中时,荀顗已经去世很久了。荀勖的职位仅次于三公,与和峤不在同一班次,没有理由也被称为侍中。这两本书的记载都是错误的。考察当时的职位,实际上应该是荀恺担任侍中前往东宫。荀恺后来官至征西大将军。荀恺的兄长荀憺,担任少府。弟弟荀悝,任护军将军,死后被追赠为车骑大将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