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儒道书生:狐妖伴读,我日渐憔悴 > 第49章 此等才情,自古世间少有!

文学院,批阅室。

室内明亮,长桌摆满,上面堆着考生今天的试卷。

三位考官站在桌旁,房间气氛压抑。

文学院掌院严成业不断观察其他两位考官的神色,他已经清楚今日发生的事情。

这时,一名衙役推着装有试卷的三轮车进屋,向卢高逸恭敬汇报:“大人,这是最后一批试卷。”

卢高逸无表情地点头,一挥手,试卷便被整齐地摆放在桌上。

“二位,查看试卷上的才气。”

卢高逸语气冷漠。

所谓查看才气,就是审视考生试卷上的才华。

考试期间,为防止考生才华过盛引发异常,影响其他考生情绪,文学院会限制考生的才华,直到评分时才解除限制,才华才能完全展现。

卢高逸首先把才华投入到考官文印中,强大的力量从天而降,覆盖了堆积如山的试卷,使得试卷里慢慢渗透出微弱的才华气息。

紧接着,严成业和董咏志也分别贡献了自己的才华,两股新的力量立刻显现,房间内立刻刮起了一阵狂风。

试卷不断地释放出淡白色的才华蒸汽,但许多试卷要么才华光芒一闪即逝,要么完全看不到才华的显现。

狂风把那些才华微弱的试卷卷起,吹到房间的角落。

县文院的讲师们将负责审阅这些试卷,并秘密通知考生成绩。

今天公布的名单,只包括排名前五十的考生。

风停后,卢高逸等人缓缓抬头,发现桌子上只有六十张试卷在风中纹丝未动。

这些试卷就是他们当天必须评审的。

藤县是个中级县,县试录取名额被限制在五十名。

为防止考生偏科出现丁等成绩,额外准备了十名考生作为替补。

只有当其他考生被淘汰,他们才有可能顶替。

卢高逸迅速用神念检查,目光立刻冷酷起来,这名考生的试卷确实包含在这六十张里!

董咏志显然也注意到了,虽然已经预料到这种情况,但真正看到时,心中仍旧感到轻松。

“两位,我不多说了。”

严成业走上前,拿起最上面的一张试卷。

巧合的是,他随手取的试卷恰好压在张愚的试卷上,意味着张愚的试卷将是最后一批阅的。

董咏志和卢高逸稍作停顿,旋即一同走向前。

考官批改试卷时采取相互审查的方法,只有甲等

需要三个考官达成一致,其他等级则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规则判定。

阅卷室内霎时静谧无声。

三位考官拿起笔,着手批改试卷。

县试题目涉及三十页,尽管题目看似复杂,但不论是铭圣、诗赋,还是杂科,大多数题目都是填空形式。

因此,考官实际需要评阅的题目很少,除了考生对众圣生平描述的那五页,其余只需评价诗作质量。

至于杂科,每题都有既定答案,考官只需核对答案正确,然后签名确认。

试卷忽然出现在董咏志面前,由严成业直接递给他。

董咏志检查试卷时,立刻注意到两个明显的乙中标记。

严成业和卢高逸对铭圣的评分都极高。

尽管名字被遮盖,但字迹暴露了这是崔玉枝的试卷。

董咏志没受两人评分的影响,而是仔细审查,很快他的眼神中显露出赞许。

“天星大陆,奇事不断,我必须重视这位不同寻常的女性。”

董咏志拿起笔,蘸了墨水,在前两个字后面写上乙上。

这个行为不能改变崔玉枝的成绩,但清楚地表明了他对她才华的认可。

董咏志继续查看崔玉枝的诗赋作业。

她背诵《桃花源记》和《出师表》无误,完美通过,但对于今年县试的难题回文诗,即便是崔玉枝,也只能达到巅峰鸣县的水平。

董咏志查看试卷,和其他两位考官互望,确认他们的看法与自己一致。

他迅速浏览崔玉枝的杂科试卷,发现除了术数部分略有问题,其它部分都做得很好。

结果,崔玉枝的杂科成绩被圣庙评为乙上。

总的来说,崔玉枝的铭圣、诗赋和杂科成绩分别是乙中、乙中、乙上。

虽然没有达到甲等,但连续三个乙等的成绩很少见,这证明了崔玉枝的能力非常平衡。

在过去,这样的成绩几乎能确保她成为一县案首,至少前三名肯定有她。

时间一天天过去,终于出现了严成业最不想看到的试卷。

“唉……两位,请给我个面子,稍后不要争论得太激烈好吗?”

严成业无可奈何地笑着。

然而,他身边的两位考官却一言不发。

其中一人面无表情,冷漠至极。

另一个人的脸色坚硬如同石头。

严成业摇头,拿起张愚的试卷,立刻查看铭圣部分。

在县试期间,董咏志曾公开赞扬他们两个。

因此,严成业对张愚在铭圣

科目的答题特别感兴趣。

他一只手拿着试卷,一只手握着笔,目光随着文字移动,显露出惊讶的神色。

“这人对孔圣的描述,从天文到地理,虽然没直接提到圣道,但每句话都十分精准!

尤其是最后一句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圣人也。”

“怪不得董先生连连称赞,要不是我清楚自己负责的是县试,我甚至会怀疑这是翰林学士写的!”

严成业手中的笔停住了,旁边的人见他迟迟不动笔,也露出惊讶的表情。

董咏志的眼里闪着喜悦,因为他预料到张愚在铭圣

科目上的表现会非常出色。

但他没料到的是,张愚在第一篇众圣概述中的表现无懈可击,这显然是个好兆头!

对卢高逸来说,这份喜悦却让他感到惊慌。

严成业真的挑不出任何错处吗?卢高逸脸色阴沉,牙关紧咬,不断给自己打气。

“没关系,这只是第一篇众圣概述。

孔圣是众圣之首,每个考生都会深入研究,张愚完全答对虽然出乎意料,但并非不可能。”

“还有四篇概述要审,我不信他全都能一字不差!”

卢高逸心里给自己鼓劲,目光紧紧盯着严成业那悬而未决的笔尖。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严成业终于审完了最后一篇,关于董仲舒的概述,他豁然开朗,脸色立刻变了。

不可能!

严掌院,你看错了,张愚绝不可能五篇众圣概述全部正确无误!

卢高逸心绪不宁,大声质疑。

严成业苦笑,没有辩解,直接把试卷递给卢高逸。

“卢县令,自己看吧。”

卢高逸脸色铁青,无法保持冷静,接过来试卷立刻审视。

但是,他的笔并没有动。

卢高逸的目光慢慢向下,脸色越来越阴沉,心中的怒火越来越旺。

张愚提交的答案不仅完全正确,覆盖了所有关键点,而且字迹整洁,没有任何涂抹,书法端正优美,显示出非凡的风度。

即便卢高逸对张愚再有反感,也得承认这一点。

按照这个速度,张愚不到一年就能达到书法的顶尖水平——初写黄庭!

卢高逸自己仅达到此境界时,已经年近四十,张愚的年纪又能有多大?张愚从出生起就开始练习书法了吗?他模仿的书法家是谁,这种笔法我为何前所未见?!

卢高逸脸色极为阴沉。

以往,若藤县出现这样的天才,他会欣喜若狂。

这对他来说,本应是提升政绩“教化”

评价的绝佳机会。

“为何偏是席家?为何你成了敌人的代表?”

卢高逸心中狂怒。

“卢县令为何延迟评阅试卷,难道要拖到明年?”

董咏志讽刺道。

他早已迫不及待地用神念查看张愚的试卷,也感到了同样的惊讶。

张愚的答卷远超他的预期,全文无懈可击,引经据典,明确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张愚的才华,即便是立身境学者也难以望其项背。

即便在考试遭遇阻碍且时间紧迫,他依旧展现出惊人的天赋。

经过一段漫长的等待,卢高逸在张愚的试卷上直接批注了甲字。

“别算了,即便你的诗赋只得了丁等,而铭圣得了甲等,高处孤独且危险,一旦跌落,伤痛更深!”

卢高逸将试卷放在三人中间。

严成业苦涩地笑了笑,也写下了甲字。

董咏志则反复查看,依依不舍地放下试卷,然后开始书写。

文章无懈可击,引经据典恰当,思路明确,字体美观,评为甲!

考官的评语若出现在榜单上,意味着对考生的最高认可。

至此,三位考官一致认定张愚的铭圣成绩为甲等。

在藤县县试中,张愚成为第一个获得甲等成绩的考生。

卢高逸沉默不语,迅速翻到张愚试卷的诗赋部分。

结果正如预料。

尽管预料到这种情况,但张愚准确无误地回答《桃花源记》和《出师表》时,他的表情还是严肃的。

所有人的希望都集中在张愚的十字诗上。

卢高逸也不例外,目光转向张愚的诗篇。

因为倒计时已开始,张愚没有使用常用的楷书,而是选择了草书,字迹饱满有力,充满活力,显示出他不愿浪费任何时间。

三位考官看到题目是春时,都露出惊讶的表情。

“我记得有个考生写的诗也是以春为题。”

卢高逸问道。

随后,三位考官立刻想到了那首《万柳堤即景》:春城一色柳垂新,色柳垂新自爱人。

人爱自新垂柳色,满城新绿,垂柳映春光。

这首诗是他们见过的最好作品。

诗作一出现,意义连贯,回文技巧高超,春天气息浓厚。

董咏志坚决认为:“没读完诗,就不能评判谁最优秀。”

否则,卢高逸和严成业早已将《万柳堤即景》定为甲等,张愚不会成为第一个享受胜利的人。

即便如此。

张愚的辉煌即将消失。

卢高逸显露出轻蔑,两首春天的诗,一首被上府采纳,另一首则连才华都未展现,比赛甚至还没开始,胜负已分明。

张愚的卷轴上写着十个字: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胜负已经很明显。

卢高逸轻蔑地一笑:“连完整的诗句都写不出来,这样的诗才,我无话可说。

即便读再多圣贤之书也无关紧要。

这首《春》,只配得上丁等,绝对是丁等,只能是丁等!”

严成业对董咏志苦笑:“董先生,他写成诗,我只能给它评个丙等,但连诗都写不成……”

显然,张愚的十字诗给严成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让他束手无策。

张愚,就算你在铭圣一科才华出众又如何?考不上就是事实。

榜单发布后,明年的今天,就是你的祭日!

卢高逸眼中闪着杀气,提笔准备给张愚的卷子打分。

这时,一直沉默的董咏志突然开口。

“停!”

董咏志迅速夺过张愚的试卷。

严成业对此感到惊讶,无言以对。

卢高逸愤怒不已,却忍不住笑了:“董咏志,你是不是年纪大了,脑筋不清楚了?立刻把张愚的卷子还给我!

你以为抢走卷子,我就不能打分了吗?这太可笑了!”

董咏志好像没有听到卢高逸的话,他的目光紧盯着张愚的《春》,嘴唇蠕动却无声,没人能听清他在低语什么。

“董咏志……”

卢高逸咬着牙。

话没说完,董咏志突然抬头,目光从张愚的试卷上移开。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董咏志脸上露出狂喜:“谁说张愚的《春》不是诗?这绝对是首好诗!

可以评为一等的好作品!”

一开始,卢高逸怒火中烧,但听到这些后,他的怒气全消,只剩下一丝同情。

连一直对张愚才华赞叹不已的严成业,此刻也显得遗憾。

“董兄,张愚还年轻,失败和成功都有可能,他有的是机会,你何必……唉!”

严成业叹了口气。

董咏志竟将一首仅十个字的诗誉为好诗。

这不是信口开河,而是胡说八道!

一旦此事传开,董咏志必会受到众人的严厉指责,不小心就会身败名裂,严成业也不会对此感到惊讶。

科举制度下,你可以欣赏一个人的才华,但若用不正当手段捧他,让他达到不应有的地位,定会遭到所有人的唾弃。

换句话说,硬要将某人捧上天,最终只会化为泡影。

“哈哈哈……”

卢高逸大笑,笑得泪花四溅:“董先生,凭你的口才,不学名家真是浪费了!”

董咏志握着试卷,平静地看着卢高逸。

不知为何,他的目光中流露出明显的怜悯。

我卢高逸绝不需要你董咏志的同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