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李二要疯,儿啊,这是朕的大唐? > 第153章 加工棉花

李二要疯,儿啊,这是朕的大唐? 第153章 加工棉花

作者:大雨天天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7 12:48:27 来源:小说旗

书院考试,李恪这个书垸所有人却是不管,自有书院的负责人和教习去做监考。

说是完全放权,以后每年一届的考试不能都由堂堂亲王来监督吧,自己制定好规则即可,要是有人破坏了规则才要轮到他出面。

自己把护卫都派出去了,府里只剩大猫小猫三二只。

还别说,各种夹带在考试中还是出现了,李恪对这种情况也无可奈何,只是还是有报上来的,规则上不是说的挺明白吗?凡是夹带的、偷看的相当于弃考,并停考三年。

这些人有什么不同,报到他这里说明书院教习等人也觉得棘手啊,一看,这些夹带的、偷看的包括一些世家的人,甚至蜀地本地的张氏、霍氏和墙氏的人都有。

呵,李恪暗自恼怒,进书院都免费了,这些世家的人潜规则不成,不知道自己最是讨厌这种现象。李恪把这些人全给了《益州快讯》的负责人,来的《益州快讯》的负责人元诛,把这些名单交给元诛后:

“都是夹带的、偷看的考生,公开这些人的名单,本次考试直接为零,且三年不得考试,这些规则在考试前便说明白了,严格执行便是。”李恪道。

元诛此时也看了名单,他虽然出身寒微,却也不由有些顾虑:“王爷不再考虑考虑!”

“不考虑,说了公平公正,就要公平公正,本王眼里不揉沙子。就这样处理吧。”李恪语气坚决。

元诛说道:“诺。”

元诛走后,江伯来了,这是他航运伙伴啊,估计是打着伙伴的名义来求情的,不得不见,对着甘草说道:“请他进来罢。”

江伯进来府里,只是和他汇报了航运和各种货运方面的见闻,李恪也不着急,漫不经心应付着,到最后,江伯只得:“王爷,那个,书院的考试你就不着急。”

“有什么可着急的?你们家里人不会也作弊了吧。你们家可是要水里讨生活的,可不容纨绔子弟存在,作弊的名单都给《益州快讯》了。”李恪道。

“名单要上。。。《益州快讯》。”

原来是江伯的娘家侄子,虽然不姓江,却也是甚得他娘子喜欢,所以犯了大错后,会由他这个当家人上府里来找李恪,听闻在上《益州快讯》,岂不是全蜀地的人都知道了。

李恪恨铁不成钢的说:“你家应该是不用考虑学费的吧,你娘家要是真想上,凭着作弊可不行,进来也会被劝退的。”

”书院以后还有劝退。”

自然,书院凭的是真才实学,纨绔性子可要不的,你侄子要么去别的书院,要么等三年后重考吧。去吧,他既然参加考试了,便应对此负责。”李恪明白过来后,不由索然无味。

江伯也知道心知纨绔性子意味着什么?满脸通红的走了。

第二天,《益州快讯》公开了益州文理书院作弊的人员名单,并且写明这些人本次考试成绩为零,且三年不得参加益州文理书院的入学考试。

消息传出,书院名声大振。倒也没有人闹事,张氏、霍氏和墙氏等世家学子异常羞愧。

这些学子听说要么去了别的书院,要么只能寄希望自己三年后的表现了,对考试结果不由更加期待起来。

书院如期考完后,由人誊抄交给书院的阅卷,并且一律实行糊名制,现在的人不会在作文中重复某些字眼反复提示阅卷人,也没有电子工具,书院的制度就是最为最公平公正的。

三天后,考试结果张榜公布,在《益州快讯》上也进行公开。

考进去的人不由喜出望外,但没考进去更多。

毕竟前来应试的人多达数万,书院却只招收千人,这里面还包含100人的医学生。

当第一次益州文理书院落下帷幕后,考进去的学子们便进了学院,也轮到了程处默、尉迟宝琳二人的用武之地。

按照书院的安排,会有七天的军训,此举开了书院之先河。

长安方面一些夫子不明白为何要学子们军训,但贞观初年,武将转为文臣也属常见,文臣们上过战场的也不少,长安的夫子们没有掀起任何风浪。

时间进入了十月时,去往西域的二十学子中老大,老七,老十四和老十九终于回来了。

此行中,四人虽然不知道白叠子有何用?但四人还是大量购买,此时的西域对唐人并不排斥,相反对他们相当的欢迎。

毕竟此时的大唐还没有和西域发生冲突。

李恪连忙前往学校,联系了几个墨家人。

要制作轧花机和弹棉花的装备没有这些墨家人,如何能行?自己动嘴能力还行,动手能力就差了。

弹棉花还好,传统轧花机却是明清时才逐步成熟的。

首先,根据西域棉绒短的特点,要用后世的轧花机,轧花机最大的问题是用的齿轮,至于动力,现在主要还是靠人力踩的。

齿轮,用铜、铁、钢都行,但考虑现行工艺水平,还是以铜铁为主吧,用钢还要头大的润滑问题。

轧花机的主要作用是用于脱粒,否则人工太慢了。

用淬火硬化就行,李恪想了半天,这工艺应该可以。让人试了试,多试几次,有了齿轮的制作方法就好办了。

看来轧花机还是能做出来的,李恪放下心来,说道:“我这动手能力确实不行,你们整吧,缺什么让田舍来找我便是。”

说罢,施施然回府了,后面却是墨家人的各种讨论声。

众人也不以为意,李恪动手能力差,基本上都知道了。

次日,李恪再次去实验室时,实验室里墨家众人虽然眼睛红红的,但所需要的齿论已经有了。

李恪大喜,有了齿轮便好办了,后面制作肋栅就行,李恪把这个机器的作用也讲明白了,后面的弹松棉花用弹花弓就可以了。

程处默二人虽然关心,但涉及加工工艺也没办法,数日后,工艺虽然有些复杂,但有了轧花机和弹花弓,加工制作棉花已不成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