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088 掌握核心技术,不接受议价!丢!太特么黑了(盟主加更)

一张模糊照片。

一个做工粗糙的核潜艇玩具。

能让国内核潜艇团队从无到有搞出核潜艇。

在外形气动布局上几乎找不到理论弱点、各种细节无可挑剔的战机模型,比模糊照片跟粗糙的玩具强了不知道多少。

怎么就不能搞出世界先进的战机呢!

李瑞口中所说的每一项,都是世界最先进的前沿技术!

如何能不让人震惊?

看着李瑞,顾副所长心中疑惑:难道哈工大在这些方面已经有了成果?

由不得顾副所长怀疑。

哈军工成立时,从哈工大划拨走了很大一批骨干教师。

而哈工大的电子技术,一直都是国内翘楚!

虽然后来,哈工大的教职员工也被其他单位抢走了不少,瘦死的骆驼终究比马大。

有着合作关系的601所,之前同样从哈工大抢过人,此刻众人见李瑞一脸淡然,自然不会质疑学校根本什么都没有。

“世界上先进战机主流配置嘛,也是目前世界先进战机发展方向……学校在研究讨论后,准备恢复航空航天系,航天不说,航空系,靠着目前学校的基础,是没办法支撑起来这些研究的……”

李校长并不愿意在这上面多谈。

他就知道个名词,稍微多说点,容易漏嘴。

言多必失。

“贵校的具体想法是什么?”

顾副所长现在顾不得问关于谢威的情况,急切地询问学校的打算。

要是真能搞出来,歼-8大改项目,至少可以让战机水平提升一代,而不只是部分提升。

对方主动转移话题,李瑞大喜。

“顾副所长,学校计划由贵所跟611所各自提供一批技术骨干,跟我们学校相关老师一起,一边教学,一边攻关技术项目……”

李瑞把学校的想法做了介绍。

他哪知道随口提出来的几样技术对专业搞战机的人来说有多震撼。

见对方的反应,不仅松了口气,心中更是高兴:谢威小子回来,肯定会感激自己的。

看看,601的副所长都被忽悠得不敢质疑了。

航空系,这不就有了?

战斗机技术项目的研究底子,这不就来了!

“学校提供经费?”

“对。学校从上级主管部门要到了自主立项、自筹经费、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政策。好歹,在哈军工之前,我们也是国内第一军工院校,现在哈军工没了,我们得担负起为国家培养先进技术研究的人才啊……”

李校长觉得,继续下去,超越哈军工再次成为军工界的扛把子,指日可待。

“能提供多少?”

顾副所长隐隐觉得李瑞的反应有些不对。

具体哪里不对,他又不知道。

“初期的话,每年至少300万!”

想着谢威都保证明年校企联合办向学校提供不低于300万的利润,李校长琢磨着,用300万先把对方砸晕,让601安排人来学校。

前期搞理论研究,要不了多少经费。

后期?

到时候再说,指不定自己就不当校长了呢?

“什么?300万?”

顾副所长瞪大眼睛看着李瑞,满脸不敢置信。

对方真的知道他说的技术?

每年300万的经费,研究四余度电传操控系统、脉冲多普勒雷达、大推力涡扇发动机?

闹呢!

随便一种,任何一套,售价都是以千万计数的!

还得是美刀!

有钱都没地方买。

李瑞以为对方是被巨额经费震惊到了,心中更是高兴。

却一脸平静地说道:“前期投入!后期,会根据研发进度追加的。”

如此解释,倒让顾副所长勉强能接受。

一旁的吕奎不是技术专家,在所里工作几十年,耳濡目染,也对技术不陌生。

李瑞的话,总让他觉得不可信,可又找不到反驳理由。

当即问道:“李校长,航空属于三机部管辖,贵校是七机部下属,七机部愿意提供经费用于研究三机部的项目?”

此话刚问出来,原本被唬住的众人,目光“唰”地投向了李瑞。

“呃~”

李瑞心中咯噔一下,怎么把这一茬忘记了?

从一机部到七机部(70年主管农机工业的八机部裁撤,合并到一机部;主管导弹的八机部在79年才会从七机部划出去),各个机械工业部负责的工业领域不同。

国家穷,基础差,经费少。

每个机械工业部都觉得应该优先发展自己。

争经费时有发生。

各个系统内都是僧多粥少,哪有经费支援别的系统?

甚至有些多系统合作的项目,都需要计划委员会或是成立相关单位来协调。

李瑞心思电转,瞬间想到了说辞:“如果是单纯的研发单位,确实存在协调跟经费之争的问题。我们是学校啊!哈工大隶属于七机部不假,哪个机械工业部在我们学校没有相关专业?难不成,除了七机部的专业,学校其他专业都不搞研究了?”

吕奎愣住了,没想到李瑞这么滑头。

他的回答跟自己提出来问题就不是一回事。

可吕奎找不到说辞来反驳。

学校跟专业研究的单位不同,拥有的学科越多,学校实力也就越强。

“还有啊,刚才我介绍了学校现在有自主立项、自筹经费的政策。学校自己筹集经费搞相关研究,上级更不会干涉了!”

“你们怎么筹集?”

顾副所长好奇地问着李瑞。

除了财政拨款,哈工大难道还有别的收入来源?

正在这时,裹在厚厚军大衣中的谢建国出现在了校长办公室门口。

“李校长,您这有客人啊?那您先忙,我一会儿再来找您。”

手里拿着汇款单的谢建国看到李瑞办公室里一群人,有些意外。

自己来,都没人拦着。

“谢厂长,您这是?”

李瑞也意外。

平时谢建国都是在金工车间守着电饭煲的改进。

他看了看601众人,对着门口准备离开的谢建国问道。

601所的人纳闷不已,自己一行人跟李瑞谈如此重要的事,没人拦着,校长的办公室,这么好进?

“剩下的40万汇款到了,我想着赶紧把合同签了,赶回厂里组织生产。要不然赶不上年后的广交会。”

谢建国对着办公室里挥了挥手里的汇款单,说道。

“李校长,要不您先忙?”

顾副所长的目光在谢建国跟李瑞两人身上来回打量了一番,李瑞这安排,太假了一些。

刚刚说到他们自筹经费搞项目,马上就有人当着他们的面送经费上门。

如此假的把戏!

顾副所长都懒得揭穿。

现在见不到他们想见的人,加上对目前的哈工大状况也不了解,索性就先去招待所安置下来,打听了情况再做决定。

“行,我让人安排你们去招待所。一会儿中午我设宴接待诸位。”

李瑞也不希望继续再跟对方谈下去了。

刚才差点圆不回来。

当即让等在一旁的后勤科的人带着601一行人去招待所。

“怎么汇款单这么长时间?”

一行人走后,李瑞问谢建国。

谢建国到哈城半个多月了,除了第一批用旅行袋携带的十万现金,40万汇款单一直都没到。

601众人眼中的演戏,实际上并不是。

“可能是厂里出了什么问题。”

谢建国脸上神色变得严肃,“我来之前,胡局长并不支持合作,加上其他一些单位眼红红光厂的业务……所以,我得尽快回去。”

他把蓉城工业内部的情况做了简单介绍。

魏国幍跟杜国旺两人是同学,在之前许志辉卡谢威介绍信跟组织关系的时候,同样是因为胡春林,魏国幍才不好帮忙。

如果不是谢建国刚好抓住了许志辉的丑事,魏国幍也没法借着机会把整个红光厂整顿。

红光厂的管理班子更换,算是魏国幍跟胡春林的第一次交手。

谢建国来学校,就是为了躲着红峰厂呢!

“电饭锅涂层喷涂工艺不是还没解决,你把钱给了这边,带不回去技术……”

李瑞听完蓉城的情况,开始担忧起来。

聚四氟乙烯在谢威提供了原料跟配方后,化学实验室夜以继日进行实验,很快就制备出来。

在金工车间,由于喷涂设备的关系,手工喷涂的聚四氟乙烯分布不均匀,喷涂后又没法采用研磨手段进一步加工,从而导致电饭锅项目进度受到影响。

“不能再等了。我是这样想的,等这边接着搞,麻烦金工车间徐昌帅或孙少亮先跟我到蓉城,提前筹备生产。这边解决问题后,再派出技术团队到蓉城帮厂里建设生产线、培训技术人员……”

谢建国把自己的想法说了。

人,肯定得带几个回去。

50万,可不是一笔小钱。

就这么回去,指不定胡春林就以此发难。

在没有政策支持的情况下,红光厂这种自己掏钱跟哈工大合作的事情,压力很大。

“没问题,红光厂提供经费,学校提供技术升级跟技术指导。聚四氟乙烯的生产单位,你怎么打算?”

李瑞并不反对。

有谢威在,双方的权利跟义务都在合同上写得非常明白。

不会产生争论。

聚四氟乙烯,属于化工领域的新产品。

学校化学实验室可以生产,无法做到大规模供应。

“谢威走之前交代过,东北这边化工厂的技术实力虽然雄厚,运输起来太麻烦,直接在蓉城附近寻找化工厂,不然这么远的运输距离,会影响到后续生产。”

对于工业布局,谢威清楚未来国家的发展战略。

东北的重工业发达,机械制造技术全国最好;而轻工业,则是需要在珠三角或长三角,目前学校校企联合办都没有正式成立,无论珠三角还是长三角,都没法直接设立校企联合办下属的办事处。

让自己老子在蓉城盯着,比任何人都放心。

“既然这样,你去找徐昌帅,让他带几个人跟你一起。”

“李校长,你没明白我的意思。我准备回去找魏局,让他跟化工局联系,划拨一家有基础的化工厂给红光厂,避免了学校另外跟化工厂谈判。”

谢建国显然是准备把聚四氟乙烯的生产也控制在自己手里。

化工厂跟机械厂归属不同工业局领导,合作过程很容易扯皮。

影响到红光厂生产无所谓,关键谢建国想要快速壮大红光厂,成为儿子跟强力的后盾。

洗洁精等产品,谢厂长也是想掌握在手里的。

“也是谢威提议的?”

李瑞皱起了眉头。

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蓉城离哈城,终究太远了一些。

“红光厂只是机械厂,没有化工基础。”

心中琢磨着谢建国父子两的心思,李瑞提醒谢建国。

“跟谢威没关系。红光厂需要扩大生产规模,锑锅跟高压锅技术含量不高,很容易被别的厂仿制……聚四氟乙烯的配方跟工艺,不容易被仿制,而且属于电饭锅的核心技术……”

谢威上学前告诉谢建国,红光厂是他最后的退路。

在谢建国看来,红光厂发展得越好,谢威将来的话语权才能越大。

在这半个多月时间内,谢建国跟学校领导、教授们接触多了后发现,儿子的能力远比自己想象的更强。

为了儿子的前途,谢建国不介意让红光厂多涉及一些领域。

红光厂越强,谢建国在工业局的话语权越强,同样,谢威在学校的话语权也会进一步增加。

“这想法非常不错!学校也希望跟更强的单位合作。回去后,有什么需要就给学校拍电报,学校不能处理的,我会动用学校关系帮忙处理!”

李瑞顿时明白谢建国为了谢威的话语权才如此。

对方是有私心的,李瑞没法拒绝。

学校不需要寻找化工厂合作,红光厂的生产也能完全把控。

最大的好处是谢建国掌握红光厂会严格按照合同把利润分给学校。

换成别的单位,不分利润,只能旷日持久地扯皮。

谢威向学校领导解释过为什么要求合作单位先行支付一笔技术使用费用:有些单位,到了真金白银赚了钱,不愿意分出来。

赚到钱,那是厂领导的功劳跟政绩。

等领导升上去后,厂里如何跟他们没关系。

对此,李瑞深有感触:钱进了李校长兜里,拿出去?

不可能的!

分李校长的钱,无疑割李校长的肉。

“行,你先去找徐昌帅,让他安排,晚点咱们再聊。”

“这老家伙,一点都没有表现的那么老实啊!”

看着谢建国离去的背影,李瑞摇着头叹了口气。

旋即,就又开始忙自己的工作了。

601所众人到了招待所很快安置下来。

顾副所长吩咐在哈工大有熟人的人去打探消息,其他几人聚集在他的房间里研究跟学校合作的事。

“所长,李瑞的话有问题。哈工大早些时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建树无可否认,当年哈工大的八百壮士,被哈军工分走一半后,又被其他单位搞走了不少,现在他们学校剩下的应该不足百人吧?”

吕奎率先开口。

建国初期,哈工大承担着为一五计划培养国家急需的重工业各领域工程师、全国理工科学院师资力量的重任。

当年的哈工大,一方面从全国调任、招聘优秀青年教师,另外一方面则是选拔师资研究生、本校优秀研究生跟本科生任教。

一共800多位全国最优秀的高校教师集中在哈工大,不仅担负教学任务,还有大量科研工作。

在当时,绝对是全国当之无愧的第一高校。

然而……

哈军工成立时,陈大将军大手一挥,直接把400多优秀教师从哈工大调到了哈军工;61年,601所成立,急需航空领域的优秀人才,哈工大又一批壮士去了601……

后来70年哈军工南迁,哈工大电子系、导弹系、计算机系也跟着南迁,最终又被合并到哈军工南迁的长沙工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国防科技大学……

在如此情况下,哈工大的科研跟师资力量,还剩下多少?

601的众人,都清楚哈工大的情况。

吕奎现在的提醒,就是想告诉众人:绝大部分优秀教师跟科研骨干被划走的哈工大,现在真的能搞出如此先进的技术?

“唉!”

顾副所长叹了口气,随后对着众人说道:

“虽然哈工大的绝大部分优秀人才都被调走,这么多年这些领域他们也没少培养人才。底子还在啊。别说脉冲多普勒雷达,哪怕有能下视的雷达,对大改项目都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能提供的战机雷达,性能比国际上的差了两代以上!

连下视都做不到。

“李校长摆明不愿让我们接触到模型的设计、制造者,也不愿意让我们跟学校航空相关的人员接触啊。”

一名技术人员开口说道。

来的时候,就准备了很多问题。

到了才发现,问题根本就不知道问谁。

“先了解情况。最好搞清楚战机模型的来源。不管学校怎么藏人,只要知道了谁搞出来的,有机会见到的。”

顾副所长想着李瑞的态度,也清楚想通过学校见到人没有太大可能了。

索性,就先等等吧。

歼-8各项测试已经接近尾声,就等着定型委员会的审核。

大改方案,上级没下达明确研制任务,也没下发性能指标,目前只是准备阶段,601所还能承受得住几天时间的耽搁。

“就怕学校知情人都守口如瓶。哈工大一直想重回军工第一院校呢。”

吕奎叹了口气。

当年601所挖了哈工大的人,现在,人家开始把人往回调了。

“顾所长,看李校长这意思,合作如果谈不妥,咱们怕是见不到人。”

另外一名四十出头的技术人员满脸担忧。

几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等着他说下去。

“整个接触过程,李校长没有提由学校航空方面的人员跟我们接触,谁设计制造的战机模型也都闭口不提。”

技术人员的话,让所有人脸上神情都变得严肃起来。

事实,好像就是如此。

“还有,哈工大的经费问题,初期每年300万,支撑理论研究问题不大,一旦展开论证工作,别的不说,四余度电传操控系统的中央处理器、光电传感器、光敏元件等的造价,都不止300万……”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

见众人没有反驳,才又继续说道:

“黎明发动机厂的涡扇-6,搞了这么多年,上亿经费砸进去,现在也还没成功……”

众人本来就严肃的神情,瞬间变得更加沉重起来。

······

谢建国没走多久,门卫就带着裹着军大衣、不停吸溜着鼻涕的侯国勇跟赵良玉出现在李瑞办公室门口。

“李校长,他们说是花都油脂化工厂的人,接到学校的电报,专程过来谈合作。”

门卫介绍着两人。

学校缺人,门卫都担负起接待工作了。

“花都油脂化工厂?”

李瑞印象中没有这家单位,疑惑地看着两人,皱着眉头说道:“寻求合作,去找校企联合办,他们负责这个。”

李瑞不想浪费时间。

现在得琢磨着如何让601的人来学校。

在李校长的计划中,当年601是怎么从学校抢的人,就怎么还回来——借调!

当即就开口让门卫带两人去校企联合办。

还没开口,就想起吴涛跟王征去沈城找洗洁精的合作单位。

谢威那半个校企联合办的兼职人员,也跟于国峰去了沪市。

一时间,李校长有些愣神:好像学校对校企联合办不够重视,到目前就两个半工作人员。

“李校长,我是花都油脂化工厂销售科长赵良玉,这是我们侯国勇厂长。”

见李瑞不愿意接待,已经跑了几个月市场的赵良玉清楚领导们的心思,主动做自我介绍的同时,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掏出工作证跟介绍信。

“李校长,这是我的工作证跟介绍信。”

李瑞接过公章跟介绍信,还不等他看清楚上面详细内容,就发现伴随着信跟证件的,还有一封拆开的电报。

上面写着“花都化工局转呈花都油脂化工厂”,落款是“哈城工业大学”。

李瑞愣了。

谁特么的发的电报?

“李校长,我们是专门生产洗涤用品的专业化工厂……为贵校开发的洗洁精、洗发香波、沐浴露等产品而来。”

侯国勇见李瑞没有再急着让他们离开,快速介绍工厂的情况后,说明了来意。

电报中是哈工大邀请他们前来洽谈合作!

而不是他们主动找上门。

“为洗洁精合作来的啊?快请进,快请进!”

此刻,李瑞已经看到电报中“60万(陆拾万元)”的内容。

送钱的!

瞬间,李校长就笑脸相迎。

心中不由感慨:今天真是个好日子,601来了,红光厂尾款到了,洗洁精都有人上门求合作了。

电报是谁发出的,李校长现在不在意。

只要对方把钱给学校。

张口许诺的300万经费,自己手里就只有被谢威讹诈后剩下的50万了。

不对,谢建国今天给的40万,还有10万也由自己支配。

“李校长,能先看看产品吗?”

赵良玉开门见山。

为了一封电报,连对方什么情况都不了解,就直接乘坐几天火车跑到几千公里外的冰天雪地来,他们不只是承受着路途的艰辛。

还有厂子内部的压力。

“没问题。化工系实验室有现成样品,我这就带你们去。”

李瑞没有丝毫犹豫,态度热情而又诚恳。

与对601所的态度截然相反,毕竟601所来了,是要花钱的。

何况,李校长除了知道那几个名词,进一步交谈都会露馅,哪里能对对方热情?

因为洗洁精而送钱来的,自然不是没问题。

洗洁精,学校真的有!

从洗洁精开发出来后,食堂一直在试用,效果好得不得了。

甚至所有去过后厨的同志一致认为:食堂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干净过!

“康主任,这两位同志是来洽谈洗洁精、洗发香波、沐浴露等产品合作的,你带他们去实验室了解一下,顺便介绍一下产品跟工艺。”

带两人到化学系找到双眼布满血丝的康毅后,李瑞给双方介绍,直接让康毅带两人去实验室。

康毅愣了一下。

“校长,实验室新出了规定,不允许非实验室人员进入。”

“???”

李瑞面带不悦地看着康毅。

康毅怎么回事!

没看到,两位是送钱来的财神爷?

找自己要经费时就这态度,见到送钱的财神爷,还板着脸。

“实验室里现在有一些危险化学实验,不相干的人员进入,容易出问题。”

见校长神色不悦,康毅解释着。

随后又看向侯国勇两人,“两位为洗洁精等产品来,没必要进实验室,各种产品,我办公室里都有样品。”

侯国勇跟赵良玉两人对视了一眼。

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担忧。

虽然说大学校园不可能骗人,万一人家缺乏研究经费,先把经费搞到手再研究怎么办?

“吸~行,先看看产品。”

侯国勇轻微点头后,赵良玉吸溜了一下鼻涕,笑着说道。

两人的表情,让一旁的李瑞看得直皱眉。

化学实验室,之前没有规定啊。

当着外人,他也不好问。

康毅办公室一侧,摆放着一个书橱。

书橱架子上,整齐地摆放着装着各种化学原料的玻璃瓶。

每个玻璃瓶外面,都贴着标签。

康毅随手拿了三个装着黏稠胶状物的玻璃瓶放在办公桌上。

看着三个玻璃瓶子,侯国勇跟赵良玉两人再次对视了一眼。

就这样随意地装着?

“这瓶是没有加香精的洗洁精、这是加了工业茉莉花香精的洗洁精……”

康毅一边介绍,一边拧开了玻璃瓶盖。

第一瓶没有任何味道。

当第二个瓶子拧开,浓烈的茉莉花香味瞬间在空气中弥散。

“里面加的工业茉莉花香精?”

赵良玉快步上前,双手抓过康毅手中的瓶子,凑到鼻子下,深吸了一口气,双眼放光。

“跟茉莉花的味道一样!”

“什么时候有带香味的洗洁精了?”

李瑞闻着茉莉花的味道,诧异地问康毅。

实验室提供给食堂试用的洗洁精,不带任何香味。

“配方才稳定,谢威提供的工艺跟配方,从AES搞出来后,实验班张敬研跟唐龙两人一直在不停调整配方,前两天刚实验出稳定的配方……”

康毅解释着。

“康主任,你们的工业茉莉花香精能提供大规模生产工艺吗?”

侯国勇直接问康毅。

他看上这东西了。

哪怕不要洗洁精、沐浴露跟洗发香波,这东西也得搞到手里。

“理论上可以。现在实验室工艺如果用于大规模生产,成本会非常高。目前还在对大规模生产工艺进行改进!”

康毅疑惑地看着对方。

不是来看洗洁精跟洗发香波的?

“你们想用香精生产香皂?”

很快,康毅就明白了对方的意图。

对方是油脂化工厂,肥皂生产线只要更改部分原材料,工艺稍加修改,立即就能生产香皂。

香皂,这年头可是高档货。

“对!”

侯国勇本不打算说,对方已经直接问出来了,否认反而失去了合作的诚意。

“实验室有香皂的完整工艺配方。里面增加了跟洗洁精一样的表面活性剂,还增加了其他的一些添加剂达到润肤、保湿等功效。”

康毅又从书橱架子上取下一个装着乳白色块状物的玻璃瓶。

打开瓶盖,又是一股茉莉花味道传出。

“香味太浓郁了。直接放外面,办公室里都是茉莉花味道。在实验过程中配方有问题,带着茉莉花味道的臭味太让人难受……”

康毅解释为什么要用玻璃瓶把香皂密封起来。

他已经有些厌烦茉莉花味道了。

可没办法,谢威喜欢!

“这些工艺配方都能卖?”

侯国勇激动地问道。

他很想问问,还有什么高档的日化产品是对方实验室没有的。

茉莉花工业香精,目前国内尚未研制出来。

鬼子研制出来了,配方却属于高度保密的东西,别说配方,连香精想要购买,都不容易,价格还高得离谱。

国内生产带着茉莉花味道的,基本都是对新鲜茉莉花进行萃取。

成本更高。

产品主要用于出口创汇,倒也不会亏本。

“卖?”

李瑞瞪大眼睛,挥舞着手中的电报,“侯厂长,电报上只说合作,不是卖!”

卖下蛋的母鸡,还是只卖蛋,李校长还是分得清的。

“所有产品,能由我们独家合作?”

侯国勇顾不得商业谈判不露底的规矩,直接开口,要独家合作。

把哈工大化学实验室的成果带回去,很快,花都油脂化工厂就将会成为国内第一日化厂!

全国范围内,没有任何一家日化厂能同时拥有这么多不同类型的产品。

“香精跟AES的制造工艺跟配方不提供,只提供成品。”

见李瑞要开口,康毅先说了话。

“啊?”

最核心的不提供工艺跟配方?

那自己厂子的发展,不得受到控制?

“开发这东西的人,最开始就交代过。”

康毅的话,顿时让李瑞明白,这是谢威的要求。

李校长不知道AES跟完善的香料配方对日化产品有多重要。

却清楚,以谢威的精明,不可能无的放矢。

“我给两位把实验室现有的产品都介绍一下吧……”

康毅没理会神色复杂的侯国勇跟赵良玉两人,直接转移了话题。

对方上门求合作,他直接按照谢威的交代,向他们介绍产品的制备工艺跟配方使用的材料,具体的比例,肯定是一点都不会提及的。

搞化学研究,康主任在行。

市场,交给谢威这样的年轻人。

介绍完后,侯国勇跟赵良玉两人哈喇子都流出来了:他们真的想把实验室搬到厂里去。

必须达成合作。

即使对方控制着核心AES跟工业香精生产,只要能稳定供应,侯厂长也觉得可以接受了。

没办法啊,对方的好东西太多了。

全部都是能出口的高档货。

他们一直都在寻求引进完整的配方跟生产线,连机会都找不到。

“洗洁精、洗发香波、沐浴露,每款产品20万元技术使用费,如果要这三种产品,香皂不收取技术使用费。单独要香皂工艺跟配方5万元。合作期间,利润三七分……”

康毅不带丝毫表情,直接把谢威的条件向侯国勇跟赵良玉两人传达。

对方是否接受,什么反应,都不在康主任的考虑范围内。

“李校长,合作条件太苛刻了吧?”

赵良玉皱起眉头看着李瑞,“生产线跟生产由我们负责,市场也由我们负责……”

“你们可以看看这个。这是部分包装设计。洗洁精跟沐浴露等采用塑料瓶包装,不论重量,论瓶卖。”

康毅又拿出了一迭图纸。

看着康毅手里递过来的彩色外包装,赵良玉顿时意识到,设计出这样包装的人,是了解市场的。

“产品才是最重要的!”

侯国勇不想接受如此苛刻的条件。

核心配方不提供,每样20万的技术使用费,他都可以接受。

可分走3成利润!

太黑了!

对方留着香精跟AES,就是为了确保合作方按照约定支付利润。

否则,只要断掉供应,在没找到替代原材料时,所有生产会因为关键原材料的缺失直接停摆。

“不接受议价。”

李校长严肃地告诉对方,“为了这些,学校耗费了数百万研发经费,数年时间!后续的研发经费,将需要更多。”

此刻,李校长撒谎,那是张口就来。

仿佛他忘记了,给601所的人说搞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脉冲多普勒雷达、大推力涡扇发动机三个项目才300万。

“……”

听到李瑞的话,侯国勇跟赵良玉两人无奈得想要翻白眼儿。

这牛逼吹的!

几年时间有可能,但是要说花几百万经费,谁相信?

“我们商量一下。”

“行,已经到饭点了,中午咱们一起吃个便餐,增进一下了解。吃完饭我让人安排两位到招待所休息。”

李校长也清楚,不可能就这么几句话就让人家掏钱。

反正让他掏钱不容易,他也没打算很容易就让别人掏钱。

“李校长,康主任,中午我们请你们吧。来之前,见学校外不远处有个饭店。”

侯国勇笑着说道。

这里不好谈,酒桌上谈。

“不用,学校工作很忙……”

李瑞说的便饭,就是真的便饭——学校食堂!

没有让后勤安排专门的宴席,直接高标准的两肉一素。

搞得想要在酒桌上砍价的侯国勇跟赵良玉两人不停地眼神交流,却又无可奈何。

至于宴请601顾副所长一行人,已经被李校长给忘到了爪哇国。

“我丢~这学校太黑了啊,不仅要技术使用费,还要利润分成。他们控制着核心材料,要是高价提供,大部分利润都会被他们弄走啊!”

到了招待所,安排好房间后,赵良玉跟侯国勇并没有休息。

而是站在招待所外面吹冷风。

他们需要冷风刺激一下,避免愤怒产生不可逆转的后果。

赵良玉终于憋不住了。

黑!

太特么的黑了。

“没办法。进口的不仅贵,咱们也搞不到。而这几款,全部都可以出口……”

侯国勇点上了一支烟,叹了口气。

人家掌握着技术跟配方,占据着谈判主动权。

“厂长,难道就这样接受?厂里反对不说,局里领导那边也不好交代啊。”

赵良玉无比憋屈。

可他也知道厂长说的事实。

有了配方跟工艺,厂子就可以快速扩大生产规模,不再只是向市场上提供廉价的肥皂跟洗衣粉,更关键的是可以出口创汇,赚取国家急需的大量外汇。

花都政府,对能创汇的企业不仅大力扶持,甚至领导的升迁也更快。

“两位是外地来的?”

正在这时,一名四十多岁,穿着四个兜的中年人跟两人打着招呼。

“嗯,来这边跟学校谈合作的,不知道您是?”

侯国勇警惕地看着对方。

“我们也是来谈合作的。不过是机械跟电子方面。”

听到对方主动说是机械方面的合作,侯国勇才松了一口气,从兜里掏出烟,主动递给对方。

“谢谢,不会。”

四个兜摆手拒绝后,开口问道,“好像两位跟学校谈得并不理想?”

“岂止是不理想!完全没法谈,他们的条件太苛刻了。核心产品自己留着,不仅要给技术使用费,合作期间,还得给他们分三成的利润!这学校的领导,太黑了。也不知道是那个王八蛋提出来的合作方案……”

早就憋不住的赵良玉,顿时把苦水给倒出来了。

“啊?”

四个兜显然也被这苛刻的条件给震惊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