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492章 反常的严世蕃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第492章 反常的严世蕃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11: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什么是忠臣。

这件事情,其实如今的朝堂重臣们早就已经熟悉的不行了。

现在跪在玉河桥头,满脸痛彻悲愤,恨不得将所有要害皇帝的人全都斩立决的刑部左侍郎严世蕃。

那就是大大的忠臣。

虽然如高拱这样的人,对严世蕃的表现很是觉得不齿。

可严世蕃的做法,便是他这位首辅也无可指摘。

忠臣,至少在说忠君之言的时候,是能被诽议指责的。

就算严世蕃这个时候的表现有些太过头了,让谁看了都觉得是一眼假,可他这等表现你还得赞赏他,激励他,让其他的臣子以他为表率。

这就很难为人了。

如今已是首辅的高拱,就只能忍着心中的不适,回头看了眼悲愤交加的严世蕃:“左侍郎节怒少愤,此番宫闱失火,既已有查明,乃系奸人所致,朝廷定是要一查到底。”

虽然是自己嘴里说出来的话,高拱也觉得一阵反胃。

要不是形势所逼,他连昨夜西苑失火这件事是奸人所致都不愿意承认。

反正皇帝也没被烧到,万寿宫还是好端端的。

塌掉的也只是一座玉熙宫而已。

这事不如稀里糊涂的揣着明白装糊涂略过去的了。

不然就是和现在一样,朝廷里又得要起一番风波争论。

皇帝都没事。

倒不如苦一苦皇帝,自己这个首辅能安安稳稳的推行新政。

“如何查?”

“从何处查起?”

“又查向何处?”

面对首辅高拱明显的有意制止自己继续当忠臣,严世蕃却是一连三问。

随后他才朝着高拱颔首拱手:“元辅,我等身为臣子,食君之禄,自当为君分忧。元辅总领百官,下官权在刑部,各司其职,如今宫闱失火,涉及陛下安危,又有奸人作祟,下官乞愿元辅能统领我等,如战阵军士,扈从中军,斩奸除恶!”

这一句话从严世蕃嘴里说出口。

就连站在桥头的嘉靖,眼里都忽然闪过一道亮光。

在场众人也是彻底傻了眼。

这他娘的还是严世蕃?

他今天这话说的究竟是有多漂亮,只有个中人才能体会到。

而往日的严世蕃呢?

只会是不断叫嚣着,然后扯东扯西胡言乱语,嘴里尽是污言秽语。

可现在呢。

规规矩矩,恭恭敬敬,话说的漂亮,礼数足够到位。

要不是天天都能见着面。

大伙都要以为严世蕃是不是被什么东西给夺舍了。

高拱更是被说的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嘉靖扫了一眼在场的人,面带笑容的瞥向高拱,而后才对严世蕃说道:“胡闹!我朝雄兵百万,将帅无数,你严世蕃难道还要将朕的元辅弄去军中?”

严世蕃赶忙低头:“微臣不敢。”

然后他又抬起头,同样是面带笑容。

“微臣只是近来读书少,看刑名多,这比喻便作的差了些。”

高拱不由的松了一口气。

这才是他娘的自己认识的严东楼嘛。

不过这么一来,自己却不得不正式表态了。

高拱当即面朝皇帝,躬身颔首作揖:“皇上圣明英断,昨夜西苑玉熙宫有奸人内外勾连作祟,以致大火彻夜,危及圣驾。臣以为,此事生于宫闱之内,则宫中首应命有司清查内外各监、司、局人等,只是内廷之中,臣等不便插手,此事当由皇上钦点。”

玉熙宫现在都成一堆废墟了,宫里怎么查也不过是皇帝和吕芳他们定而已,至于能不能查出些依旧潜藏未明的人,就不是自己能考虑的了。

真要是不懂事,让朝廷三法司来查内廷,那就是真糊涂了。

高拱紧接着又说:“西苑之外,不满诸事者历来有之。臣以为,所有奸人在外勾连,当自京师各处查探,搜查近来可否与内廷中人有所走动,或暗中串联之辈。只是如今朝廷新政用急,臣等职分明白。此事该由刑部主办操弄,大理寺协办,若要用人取物,则可命锦衣卫北镇抚司照会办理。如此上下用心,内外协力,则自可不日查明缘由,惩治奸祟。”

给出理由,拿出办法,又划分了责任。

说完一切后,高拱便彻底的闭上了嘴,双眼下移,眼睑沉下。

既然严世蕃要当忠臣,要在皇帝面前多多表现。自己倒不如顺水推舟,将这件事情落在刑部主办。

到时候不论查不查得出什么东西来,责任首当其冲都在刑部,都在严世蕃头上。

要是查不出来,罚的也是严世蕃。

可真要是查出来些什么,那这个恶人也是严家去当,与自己无关。

反倒是这事脱手了,自己可以一心去操办新政的事情。

然而。

让高拱没有想到的是。

本来无关袁炜的事情。

但这个时候,袁炜却忽然拱手开口:“皇上,如元辅所言,当下朝廷新政在急,职分明白。现如今朝廷既要开行新政,当有百废待兴革除积弊之意,如此元辅责任重大,干系社稷。此次又添宫闱失火,刑部等办此事。然臣恐朝中,已有不同新政之人,心中诽议怀恨。臣奏请,当查朝廷百官,观其言行举止,中枢会掌,行任用废黜之事。”

心意一动。

高拱眉头一紧。

袁炜的话说的有问题吗?

没有问题。

可他的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整饬百官。

但整饬吏治这件事情,本来就已经是自己在操办了。

那就只有一个可能。

袁炜想从自己手上分权!

高拱心思一下就变得凝重了起来,这个袁樊中平日里在内阁就和弥勒佛一样,诸事不管。现在反倒是来了劲,想要办事。

这显然是不正常的。

可下一秒,严世蕃便立即开口:“皇上,袁阁老在阁时日已久,诸法条令熟稔,臣以为此事当由袁阁老领衔。此番若皇上降谕刑部查办宫闱失火一事,臣亦以为,按例内阁也是要有大臣过问兼办,袁阁老自是不二人选。”

等到严世蕃这么一开口。

高拱就已经彻底确定,这是严世蕃在配合袁炜,要从自己手上分走权柄。

不容他开口提出建议。

嘉靖已经是眯着眼,笑着脸道:“既有卿等屡谏忠言,朕虽不意此番之事何等性恶,却也不忍辜负卿等忠君之心。诸事照奏办理,刑部查办此案,大理寺与都察院协办,锦衣卫照会出力,袁卿于内阁中枢兼领此事。如今元辅总领中枢,用急于新政,袁卿与尔等定要尽心办事,不可使元辅忧烦,仔细观百官言行举止,察有司官吏差事,勠力于新政一处。”

“臣领命。”

“微臣遵旨!”

袁炜和严世蕃两人,并着在场的都察院左都御史欧阳必进,以及大理寺卿,一同出声领命。

只有高拱,心中憋着一口气。

今天就这么扯东扯西,整饬吏治这桩差事,就被袁炜给拿到手上了。

如此一来,自己要推行新政,诸事都涉及百官任用,势必要与袁炜商量行事,而不能做到自己在内阁一言而决。

忽然间高拱觉得,昨晚玉熙宫这把火分明是烧在自己身上啊!

不能如此下去了。

高拱当即开口:“皇上圣明,新政用急,首在朝堂清明,百官各司其职,按律办事。如今皇上英断圣裁,前有谕令命内阁会同九卿议推贤能入阁任用、填补朝中官缺。如今即开新政,朝中官缺不少,如刑部、礼部,尚书一职便有空缺,臣奏谏可选刑部左侍郎严世蕃、礼部左侍郎高仪,两人皆为忠良之人,才能卓著,亦久在朝中做事,熟悉府部差事。如今朝堂用人,臣与内阁议论,可举荐此二人,望陛下裁断。”

这属于是无奈之举了。

如果可能的话,高拱又如何会愿意推举严世蕃正式接管刑部,升任刑部尚书。

可为了推高仪上来,升任礼部尚书,也只能将严世蕃一并框进来了。

只要等高仪成了礼部尚书,后面再议推举大臣入阁,自然就有了被推举的资格。

然而严世蕃却又立马开口:“元辅推举,乃下官之福。然臣感才疏不足堪,高侍郎经学伟才,可担礼部。”

高拱差点没被又开始充当搅屎棍的严世蕃给气死。

现场更是有几人强行憋着笑。

高仪更是满脸涨红。

你严东楼说自己才疏不足堪用,又说自己经学伟才,可首辅今天是同时推举你我俩人掌理府部差事啊。

高仪只能是低头说道:“臣入部不久,礼部差事不明,臣职未实,莫敢居高位。”

这一刻高拱真的想打死严世蕃了。

不过严世蕃今天仿佛是真的变了个人一样,再次开口:“皇上,元辅今日举荐臣等,乃为国事。臣不才,然高侍郎伟才,臣附议元辅之举,高侍郎堪用礼部,望皇上准允臣等所请所谏。”

刚刚还想打死严世蕃的高拱,不由侧目看了眼严世蕃。

他到底想做什么?

原来高拱以为严世蕃推辞,是为了拉着高仪不让其升任礼部尚书。

可现在严世蕃又再次认可高仪可以担当礼部尚书一职,这就不是假话了。

此时乃是举荐贤能之际。

一直未曾说话的吏部尚书郭朴,终于是缓缓开口:“皇上,元辅举荐贤能,职责所在。微臣掌吏部,勘察天下官吏,高侍郎之才,可用之于礼部。严侍郎之能,亦可用之于刑部。”

大明朝的首席人力总监也表示认可。

这事其实基本就已经能定下来了。

嘉靖面带笑容,瞧着自己眼前的这些臣子里过招,淡淡开口:“元辅举才,吏部无议,此乃朝政清明。着内阁拟旨,礼部左侍郎高仪,升礼部尚书……”

接下来。

按理就该是升严世蕃为刑部尚书了。

但这时候严世蕃再一次开口,声音更大了些:“陛下!臣庸碌……”

他显然是要再次推辞刑部尚书一职。

“混账!”

嘉靖顿时冷喝一声,脸上笑容尽数收敛消失不见。

严世蕃立马跪地低头。

嘉靖冷哼道:“罢了,着内阁照谕拟旨吧。”

如此,今天便只有高仪升礼部尚书,而严世蕃仍为刑部左侍郎兼掌刑部事了。

高拱愈发疑惑,心中满是不解。

不该啊!

严世蕃不该是这样的啊。

明明能在今天借着自己为高仪请升的机会,一并升任刑部尚书,位列九卿。

可他怎么偏偏就是不愿意。

一时间想不明白。

高拱也只能是躬身颔首:“臣等领命。严侍郎公忠体国,历来尽心,今日更为圣驾之事悲切不已,实乃忠心耿耿,还望皇上息怒。”

想不明白,但严世蕃似乎也并不是要坏了自己推举高仪的事情,那自己倒也顺手为严世蕃解解围。

嘉靖哼哼了声,侧目斜觎向严世蕃。

“元辅有言,朕今日便不罚你了。”

“臣谢恩。”

严世蕃恭恭敬敬的开口。

正值这时候,户部尚书高燿却是罕见的上前了一步。

这位户部尚书最近几年干的很是不错。

朝廷愈发宽裕,户部做起事来也比过去顺当了不少。

高燿这位管着朝廷钱袋子的人出来,众人无不是侧目关注。

而他则是拱手道:“皇上,今日虽非时机合宜。但臣等面见皇上,却也顺当。臣奏,近日户部收浙直总督衙门报,江南十二州府,自去岁清查田地,行清退历年侵占田亩一事,成效颇丰。浙直总督衙门奏知,今岁始于江南诸府,田赋可增三成,户部也已核对无误。”

高拱当即眉头一挑。

这是好事啊!

更是大好的消息!

如今朝廷要开新政,清退历年被权贵士绅大户侵占的田地,还之于民,可是自己想要做的诸事里头最要紧的几桩了。

浙直总督衙门现在的这道奏疏,完全可以成为新政的一个契机。

只是不等他开口夸赞。

袁炜便已经再次站了出来:“皇上,此乃喜讯。江南诸府清退田地,还耕于民,朝廷田赋增添,而百姓受益更丰,此般之事全了国家百姓皆利,当褒奖有司。”

有司是哪里。

奏章是浙直总督衙门上的,那自然是褒奖该衙。

于是。

顺着这个逻辑。

吏部尚书郭朴,像是顺口而为:“今日元辅推举高侍郎升任礼部尚书,乃为前番皇上谕令。先前皇上口谕之时,也言内阁推选增进,臣以为浙直总督、浙江巡抚赵贞吉,可堪用于中枢内阁。朝廷开行新政,清退各地为权贵士绅豪右大户所占田地,还耕于民,赵贞吉已有经历,此时升入中枢,自可于中枢朝堂反行天下各省各府。”

嘉靖眯着眼扫了一圈。

这帮人的心思,他立马便明白了。

高拱当然也反应了过来。

这就是由高燿先出面说奏疏的事情,给一个由头和借口,然后由袁炜和郭朴跟进。

目的就是为了推举赵贞吉入阁。

按照道理来说,他们想推举赵贞吉,也该是先和自己商议一番。

现在却是越过了自己,直接当着皇帝的面说了出来。

这分明就是违背了内阁和朝廷的规则。

可高拱却是眉头微皱。

因为自己竟然不能出面反对。

反倒是被这帮人以清退田亩这件新政必行之事给拿捏了!

…………

月票月票

还有!还有!今天还有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