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544章 苦一苦杨公公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第544章 苦一苦杨公公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11: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军行进,总是无聊而又乏味的。

每日都是按照传承了几千年的军事制度做事,每天要走多少路是固定的。

每天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扎营也是固定的。

就连安营扎寨,营帐如何布置,营墙如何建造,营外如何安置明暗哨也都是固定的规矩。

甚至严绍庭觉得,就连战争,都是无聊而乏味的。

但这一切,都又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中原部部史书都清楚的记录着,如果一个统军之人不按照规矩做事,大概率是要翻车。

所谓的奇袭、奇胜,之所以能每一次都记录在史书上,能被世人千百年来一直传颂,那是因为这样的战争永远都属于少数。

自己是军事奇才吗?

严绍庭首先就否定了这一点,并且对自己有着充足的认识。

数万兄弟跟着自己,从北京城走出居庸关,那就是数万条性命拴在了自己的身上。

他是一点都不敢马虎。

严格的执行前人总结流传给后人的规矩,就是唯一的选择。

不过大军离京,至今也有十多日了。

五万大军,官兵、战马、大车混在一起,也已经走到了大同镇境内。

路上自然也是有些趣事发生。

比如大军开进宣府镇的时候,宣府总兵官马芳就趁着夜色进了一趟大营。

对这位被先帝施以手段而收复的边将而言,严绍庭这位兵部侍郎、新晋的征北大将军就是一尊救命的菩萨。

对于马芳的殷勤,严绍庭自然是心知肚明。

老道长驾崩了,马芳原本是投靠了老道长。

可如今道长驾崩了,他自然就会觉得成了弃子,变成可有可无的角色了。

严绍庭就不一样了,是京官不说,更是京中权势滔天的人家,还深受新君宠信。

为了稳住马芳那颗悬着的心。

严绍庭倒是毫不客气的,一次就从宣府带走了一万五千兵马。

统军的也不是旁人,就是宣府参将、游击将军郭玉创。

这事其实就很有趣。

马芳原本因为老道长驾崩而变得心神不安,唯恐在新朝不受新君宠信重用。可当严绍庭过分至极的要求了宣府一万五千兵马后,这位坐镇一方的总兵官,却竟然从此就能安安稳稳的睡觉了。

至于严绍庭则是带着从宣府要来的这一万五千兵马,加上原本出京时带的五万兵马,合共六万五千人,就这么开进了大同镇。

兵进大同,距离河套也就不过三四百里,路程算来也就只需五六日即刻抵达。

也正因此。

大同算是严绍庭和戚继光等军中将领商议的,出关前的最后一站。

大同这头自然也早早就得到了征北大将军军令,要求大同镇筹措粮草并抽调一万兵马押运随军。

按理说。

当严绍庭带着大军到来的时候,大同镇就该派人出城迎接。

可当六万多大军一路挺进到大同城下,也不见有人前来,只有一名留守大同城的守备将军带着人出城迎接。

“还请大将军息怒。”

“自今年开年之后,那蒙古贼子辛爱黄台吉去年就引兵屯驻前套,最近几个月因贼军似是探听得知我朝将要用兵,贼军在前套和后套多有异动,隐隐有沿河南下,劫掠山西、延绥两镇各处的迹象,孙总兵也因此带着人往右卫城和阻虎堡一带巡边去了。”

大同城的守备将军态度很恭顺,语气也甚是恭敬:“不过……大将军先前行文要求大同筹措的军粮以及一万兵马,我等业已准备好了,只等大将军派人接收即可。”

严绍庭和先行赶到大同城下通报消息的戚继光对视了一眼,随后也只是淡淡一笑:“孙总兵官当真是尽忠职守,如今贼军尚未叩边,便已经先行一步巡察边墙,可谓辛劳。”

守备将军弯着腰颔首低头:“去岁贼军叩边,大同传讯迟缓,朝廷也因此降旨训斥,孙总兵和我等再不敢松懈,唯恐被贼军寻到错漏之处。大将军能体谅大同,此番朝廷降谕,收复河套,我等自当尽心竭力,势必以捐躯沙场之志,全朝廷之策,光复故地。”

严绍庭微微一笑,没再开口。

戚继光瞧着殷勤的对答不留漏洞的大同守备将军,则是淡淡开口:“说起来,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海瑞,此次也已奉旨巡察边镇,貌似都御史最近正好是在偏头关、老营堡东北一侧。这么算来,岂不是正好要与孙总兵官遇上?”

这一次朝廷大军出征,可不光是只有严绍庭被动用了。

海瑞也同样是被朱载坖点了名,叫他以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官职,巡察九边。其用意也很明显,是要在清军九边之前,让海瑞这位铁面无私的人提前查看一番边镇各处的情形。

当然。

海瑞来边镇,也有震慑各边,为严绍庭保驾护航的用意。

而大同守备将军听到戚继光所说,眼角微微一动,只是却继续恭顺的说道:“孙总兵真若是与都御史遇上,那可就是赶巧了。末将也听闻,因朝廷此次用兵,王总督和王巡抚也在边墙一带督边,说不得到时候二位总督、巡抚,也能一并与都御史遇上。”

这人话说的滴水不漏,可态度却又彻底摆明了。

恭顺是有,但真要是朝廷动九边,那也得要考虑一下轻重。

至于这位大同守备将军所提的两位同样姓王的总督、巡抚,其实就是总督山西、宣府、大同三镇军务粮饷的王之诰,和山西巡抚王继洛。

王之诰是湖广道荆州府人。

王继洛则是河南开封府人。

两人虽然同姓,却非一家。

这时候。

一道略显着有些尖锐的声音便在众人耳畔响起。

“咱家倒是知晓王之诰、王继洛他俩,先帝在时他们就在九边当差做事。”

“不过此次皇上新朝用兵,皇上和中枢内阁都甚是看重,咱家虽然是个阉人,却也要尽忠王事,此次走一遭边外,若是有机会还得要与这王总督、王巡抚见一面,好将皇上的圣意传达下来。”

大同守备将军眼里一个恍惚,目光开始在人群中搜寻了起来。

而严绍庭则是面带微笑的侧目看向已经从后面一辆马车上走下来的杨金水。

他当先开口解释:“这位是龙虎军监军杨公公,亦是此次本将军中的中官监军。”

小雀儿严鹄当初很清楚哥哥不会同意自己随军出征,便自己跑去寻了皇帝求情,才得了出征的机会。

严鹄带着龙虎军三千精骑出征,那杨金水这个龙虎军监军自然不能空闲下来,于是乎朱载坖便大手一挥,让杨金水成了这一次大军的中官监军。

这是如今大明用兵的标配规矩。

严绍庭自然不可能阻扰皇帝安排太监监军。

不过杨金水如今也算是聪明人,一路上行军过程也从来没对军务指手画脚,倒是颇为嫌弃骑马。前面十来天骑着马颠簸了一路,终于是受不了,自己花钱买了辆马车,雇了个马夫,自己整日就躲马车上了。

这时候明眼人都知道大同这边对朝廷用兵是有些意见的,杨金水出面说话,那就再合适不过了。

他虽然是个阉人,却是监军,更是宫里出来的。

代表的,那就是皇帝陛下。

也正是因此,大同守备将军一见严绍庭介绍完杨金水的身份,立马是腰更弯了一些,脸上的笑容也更盛了些。

“原来是杨监军,末将眼拙,此番有礼了。”

杨金水只是撇撇嘴,挥了挥手:“既然孙吴他们都不在城中,你们只管遵大将军的军令行事便是了,这一次咱家随军,可是也盼着大将军能用兵收复河套,咱家也好分润些功劳。”

于是,大同守备将军更加的恭顺。

立马就招呼着人安排起大军到来的事宜。

这些事情,倒也用不到严绍庭等人亲自过问,军中自然有司马、书吏去对接。

六万多军马也不可能全都挤进大同城里,便在城外西边安营扎寨,只等大同镇的一万兵马和筹备的粮草运来,就会开拔,继续往边墙外赶路。

一进中军大帐。

不等严绍庭、戚继光等人开口。

杨金水便是喝了口茶,重重的吐出几片碎叶子:“一帮狗娘养的烂货!要不是为了咱们大军不会被人从背后放冷枪,咱今个儿就宰了那狗娘样的什么守备将军。”

严绍庭、戚继光等人对视一眼,笑而不语。

杨金水却是更加气愤,似乎是越发的生气了,他看向两人,还有帐内在场的军中将领,满脸不解道:“大将军、戚将军,还有你们,今儿都没看出来,这大同是憋着坏?”

“什么狗屁的蒙古人有异动,孙吴就跑去巡边了。”

“真要是他们用心王事,现在那个王之诰、还有王继洛,他们都不可能会等到现在才去巡边。”

见众人还是不说话。

杨金水愤愤不平的哼哼着,然后挥手指向外面:“咱方才可是亲自去瞧了,这大同给的一万兵马,那叫兵?放咱们营中,连护送辎重都够不上格!一个个老弱病残,怕不是还要拖累咱们日后的行军!”

严绍庭终于是动了起来,他扭头有些好奇的看向杨金水。没想到,这位走了半路就受不了苦,自己花钱买了马车享受的监军,方才竟然还跑去查看大同这边给出的兵马了。

“杨公公息怒,莫要与边地这些人置这么大的气,到时候还是你的身子被气伤了。”

严绍庭面带笑容的劝说了一句。

杨金水则是上前,到了严绍庭面前,而后转头又看了一眼在场的人:“严宾客,咱知道你们这些领兵的人,历来都不喜欢咱这种来军中监军的人。这一路你们也多有担待,咱吃不了苦坐了马车你们也没说什么。咱也不是不知趣不领情的人,这一次朝廷用兵,是先帝和皇上大力支持的,咱绝不拖后腿,兵略上的事咱不插手,地方上的人若是闹事,咱保管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他这话说完后。

在场众人都是脸色一缓,眼里也多了几分敬佩。

毕竟杨金水能当众以监军的身份说出这样的话,那是不可能作假的。

太监也是人。

脸面也是要的。

杨金水则是继续说:“如今咱们人还没出关,他们就敢这么漠视。那个孙吴当着大同的总兵官,定然知晓我等今日抵达,却偏偏跑去了外面巡边,他这是要做什么?难道是怕他会被抽调,随着咱们一同上阵?”

戚继光在旁笑着说道:“杨公公说的,我觉得倒是有几分道理。”

见戚继光这等有着实打实军功的人都同意自己的看法,杨金水立马是露出一抹笑容,冲着戚继光抱了抱拳。

严绍庭则是沉眉坐下。

杨金水说的确实是有几分道理。

孙吴这个大同总兵官明知自己要到来,却偏偏提前溜走,这明显是躲着自己呢。

可他为何要躲着自己?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于是乎,严绍庭将目光放在了杨金水身上。

可他却又不作声。

就这么眼神明晃晃的盯着对方。

杨金水立马警惕起来,后退了两步,而后谨慎开口:“大将军,咱也算是明白人。咱今天说的话,不作假,绝不会插手大将军的军务。”

严绍庭笑着摇了摇头:“杨公公多虑了,杨公公这一路跟着咱们走过来,现在都能把话说明白,我严绍庭又岂是那等不分黑白的人?”

杨金水目光一转,侧目看向一旁的戚继光。

见对方也是目光幽幽的盯着自己,脸上带着一股子颇有奸情的笑容,他更是后背一凉。

“大将军,戚将军……”

“你们有话就说,咱虽然身上少了几两肉,可胆气却不少!”

杨金水从来都是个聪明人。

不然他也不可能活到现在。

正是因此,他很清楚这一次朝廷用兵,军中所有的事情都是严绍庭一言而决。就算他想做什么,皇上也绝不可能认同。

与其这样,倒不如跟在严绍庭和大军后面,实打实的得一份功劳来的实在。

严绍庭则是笑呵呵的站起身,走到杨金水面前,而后满脸笑容的拍了拍杨金水的肩膀。

“杨公公。”

“我觉得大军出征,你却乘坐马车,多有不合,此事实在是不该,算起来你可是坏了军纪了……”

“如今……”

“只能苦一苦杨公公了!”

…………

月票月票

(推一本朋友的书,这是他说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