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九百五十四章 :圣诞节后大反攻

澳洲崛起录 第九百五十四章 :圣诞节后大反攻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1937年的圣诞节很快到来。

12月25日,就在圣诞节这天,英法澳三国在法国、北非和巴尔干半岛聚集了大量的军队,正在准备着反攻的事情。

在英法澳三国政府的协调下,这些士兵将会度过一个非常愉快的圣诞节。

澳大拉西亚提供的牛羊肉、特色兔肉罐头和奶制品,爱尔兰地区的土豆,英国的烈酒,法国的红酒和面包搭配鹅肝酱,组成了三国士兵们非常丰盛的一顿晚餐。

事实上,光是这顿晚餐的花费就不低。毕竟是几百万人的一顿饭,所消耗的牛羊肉,足足需要两艘大型运输船来运输。

让三国政府同意大出血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在圣诞节过后,对于德国的反攻就要开始了。

1937年12月26日,200多万英法澳军队浩浩荡荡的从图尔防线中走出,并且向防线外围的德**队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为了以最快的速度返攻巴黎,英法澳三国凑齐了超过600辆坦克,组建了一支规模非常庞大的装甲集群。

为了配合这支装甲军作战,三国还额外凑齐了超过3500架飞机,并且在战争一开始就对前方的德**队展开了猛烈的轰炸。

这也正是欺负德国人将一部分飞机转移到东欧战场,导致法国战场的德国飞机数量已经处于劣势。

虽然开战以来各国都在拼命的制造武器装备和坦克飞机,但各国家之间的生产速度是完全不同的。

德国的工业实力固然强大,但也完全比不了英法澳三个国家的总和。

就目前各国飞机的生产速度来看,英国的生产速度毫无疑问最快,飞机的年产量至少8000架以上。

而德国紧随其后。考虑到德国先后吸收了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地区的工业规模,再加上曾经的列强奥地利,导致德国目前的工业规模已经超过了英法澳三国的本土。

在英法澳三国的预计中,德国飞机的年产量至少在7000架以上,甚至很有可能突破了8000架。

再之后,澳大拉西亚实际的飞机产量位于世界第三,平均每年能够建造5500架飞机以上。

法国位居世界第四,飞机建造速度大约为每年4000架。

其实法国建造飞机的速度还是能再快一些的。如果成功收复了巴黎,并且整顿了巴黎附近的工业区的话,法国的飞机生产速度应该能够追赶上澳大拉西亚的脚步。

不过考虑到澳大拉西亚的飞机全部是金属框架飞机,飞机的性能和建造成本也完全不同的原因,飞机生产速度的排行并不能完全的展现国家的综合实力。

但不得不承认,飞机的生产速度对目前的战争还是有着很大的影响的。

虽然飞机在战争中是一种消耗品,但因为飞机的作用实在太过强大,导致各国仍然在不断的建造飞机。

而战役中谁能拿出来的飞机数量更多,谁也就占据了空中的制空优势。

德国人的飞机生产速度虽然位居世界第二,但他们因为两线作战的原因,必须要将空军部队投入到三个战场。

这也导致德国单个战场的空军规模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庞大,这也是德**队在西线已经陷入完全防御状态,没有丝毫进攻的原因。

英法澳拿出了3500架飞机,德国人想要维持在法国战场的空中优势,就必须也得拿出3000多架飞机来应对。

但目前的现状是,德国所能拿出来的飞机数量不足2000架,其中有一部分还是训练用的教练机或者从其他国家缴获的落后产品。

德国人的飞机哪里去了呢?其中有一部分投入到了东欧战场,没日没夜的去轰炸俄国的设施和军队。

还有一部分部署在德国本土,目的是为了防御德国比较重要的城市。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自从那场不列颠空战之后,英国和德国之间的互相空袭就成了常态。

虽然德国多次成功偷袭英国的城市,但英国的空军也不是吃素的,已经连续轰炸了德国的多座工业城市,德国人的损失同样也不低。

这支驻扎在德国本土的空军力量,就是守备德国本土空域的底牌武器之一。

当然,德国政府也在策划着其他的防空手段,比如大名鼎鼎的柏林防空塔。

虽然大英帝国对柏林的空袭只有一次,还是在德国人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

但不管怎么说,首都柏林被空袭对德国来说就是一种耻辱,也是绝对不能重现的事件。

为了防止柏林重蹈覆辙,在德国首相的命令之下,柏林市政府开始在市区内修建多座防空炮台,并将其整体命名为柏林防空塔。

目前,柏林防空塔的第一座防空塔已经修建完毕,能够确保帝国政府和柏林市政府的安全。

因为防空塔靠近柏林动物园的原因,这座防空塔被德国人内部称为动物园防空塔。

虽然防空塔在缓慢的修建当中,但对于德国政府来说,柏林防空塔在大部分时间是用不上的。

因为一旦柏林防空塔开始启动,就代表着柏林已经面临相当严重的危机。就连首都都面临如此重要的危机,这岂不代表着当时的德国已经濒临灭亡?

至少对目前的德意志帝国来说,这样的局面暂时还不会出现。自从在德意志本土部署了大量的飞机作为防御力量之后,英国的空军就很难进入柏林周边,甚至很难突进到德国本土范围。

毕竟现在可没有所谓的隐身技术,飞机在雷达的探测之下几乎是完全透明的。

想要让轰炸机进入柏林的领空进行空袭,难度不亚于让一支军队深入德意志腹地攻占柏林。

12月26日,英法澳的军队正式发动进攻。

视角来到非洲地区的突尼斯,这里是北非战场的主要交战区之一。

目前在突尼斯地区有着至少10万的德意志军队和15万的意大利军队,并且还建设的有机场和港口,算是整個北非地区最难进攻的地方之一。

为了收复突尼斯地区,法国人筹集了20万的军队,再加上英澳各10万军队,组成了超过40万军队的庞大阵容。

从军队规模方面来看,英法澳三国的军队数量已经接近德意两**队数量的两倍。

不过英法澳在非洲地区的军队都以殖民地军队为主,其中主力军队的数量甚至不足一半,这也代表着双方军队实际的差距是微乎其微的。

想要攻克突尼斯这样的北非大城市,就必须得更多的借助海军和空军的力量。

好消息是,地中海作为英国皇家海军主要封锁的海域,内部所拥有的同盟国舰队数量也是最多的。

为了协助陆军攻破突尼斯,英国皇家海军将动用大量的军舰停靠在突尼斯海岸之外,作为陆军火力的一种补充。

如果对突尼斯的进攻火力有些乏力的话,那么这些海军军舰就会向突尼斯的城市展示自己强大的火力,从而快速的击溃突尼斯的德国和意大利守军。

早晨八点,有两个师的兵就已经从利比亚地区挺进到了突尼斯的斯法克斯。

这里是突尼斯南部地区的一座沿海城镇,也是德国和意大利守军防御英法澳军队的第一道阵线。

双方军队刚刚碰面,就各自倾泻了自己最大的火力,向敌人展开了不要钱一般的狂轰滥炸。

这里不得不夸赞英国和澳大拉西亚优秀的军工生产能力。自从法国本土接近三分之一的土地被占领之后,法国的军工业生产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不过法国人也丝毫不慌,因为英国和澳大拉西亚的军工业为法国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甚至李恩菲尔德步枪已经成了法**队主要列装的步枪,列装比例甚至超过了法国自主生产的制式步枪。

虽然对列强国家来说这是不应该出现的现象,但对于此时的法国来说,确实也是无奈的选择了。

要知道,法国在战前的军队只有几十万,但在战后迅速扩张到了上百万甚至数百万的规模。

而法国对于战争的准备非常不足,导致国内武器装备的仓储只能维持日常的消耗,战场的额外消耗是根本无力顾及的。

这也让来自英国和澳大拉西亚的武器迅速充斥了法国的军工市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工业的发展。

再加上因为非洲殖民地被德国和意大利占领和破坏的原因,法国想要从殖民地获得物资和矿产资源的代价也就更大了。

如此一来,法**工行业几乎很难和英澳的军工行业竞争。虽然法国对于武器装备和弹药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法国自身的军工行业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发展。

根据法**工行业的情况来看,自战争爆发到现在,法国的总军工行业只扩张了不到21%。

因为北部的大片地区被占领的原因,目前,法国政府所控制的军工行业总规模甚至只有站前的84%,军工行业增长的缓慢已经可见一斑。

反倒是英国和澳大拉西亚的军工行业增长,那速度可谓是坐火箭一般。

根据澳大拉西亚对国内军工企业的监管数据,目前澳大拉西亚军工行业的总规模相较于战前来说已经扩张了147%,武器装备的生产速度几乎每天都会发生不小的改变。

别看只有战前的不到1.5倍,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阿瑟早在战前就开始了对军工行业的扩张。

目前澳大拉西亚的军工行业已经位居世界前列,能和澳大拉西亚在军工行业扳扳手腕的也就只有英国,德国和俄国了。

英国,德国是因为自身军事实力比较强大,武器装备的生产速度算是列强中最顶尖的级别。

而俄国人单纯是因为体量的庞大。俄国拥有一个多亿的人口,这也代表着他们可以用更少的人口比例来维持更加庞大的军工规模。

特别是俄国对于自身军工发展还是非常重视的。虽然俄国也非常需要来自英澳两国的武器装备支援,但他们国内士兵所使用的武器装备有大半仍然是自己生产。

甚至俄国人还专门拆解了几辆澳大拉西亚出售的坦克作为军工研究,虽然自己也知道他们获得的坦克并不是澳大拉西亚最先进的产品,但这样的坦克技术对于俄国自身落后的坦克发展来说,还是有很多可以提高的空间的。

从这方面也能看出来法国和俄国目前的根本差距了。同样是被占领了大片领土,俄国人仍然坚持着自主军工生产和研究,并且仍然保持着成为世界强国甚至世界霸主的野心。

而法国人虽然也有成为世界强国的野心,但无论是法国政府还是法国民众,对于重新成为世界霸主似乎已经不抱希望,甚至闭口不提。

当然,这对英国和澳大拉西亚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

毕竟世界霸主的座位可只有一个,甚至整个世界的利益也不够几个强国来瓜分的。

参与竞争的国家越多,不仅代表着竞争更激烈,同样也代表着自身所能够缔结的盟友就更少。

要是法国一直像这样没什么太大的进取心的话,对于英国和澳大拉西亚来说,或许法国就会是一个比较合格的盟友。

一个合格的盟友有哪些特点呢?

其一,要么实力还算不错,要么地理位置比较重要,值得拉拢。

其二,没有太强大的军队和军工行业,如果武器装备比较依赖自己的话那就太完美了。

其三,能够摆清楚自己的位置,并且在国际方面的外交战队中坚定的站在自己的身后。

能满足这三点的国家,毫无疑问就是每个想要成为世界霸主的国家争相拉拢的对象。

也正因为英澳俄三国并不满足这些特点,这也注定了三个国家就算缔结了各种各样的盟约,也不可能成为那种比较坚定的盟友。

甚至在某些利益的选择上,三个国家之间还会有比较大的分歧。特别是关于世界霸主的竞争当中,分歧会演变成更大的矛盾,甚至会变成直接的竞争和对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