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四百五十四章:卷土重来是俄国

澳洲崛起录 第四百五十四章:卷土重来是俄国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奥匈帝国的正式投降让所有协约国国家更加兴奋,所有参与瓜分奥匈帝国土地的国家也变得更加主动,纷纷将目光看向了德国的领土。

特别是之前经历过内乱,多次提到自己只负责防御战争的俄国,目前也在东线频频调动,大有发动大规模战役的趋势。

要知道,有着英法对于俄国的援助,再加上美国给予俄国的无偿贷款,让俄国总算恢复了一些秩序。

奥匈帝国割让的土地,也让部分俄国民众不再反对战争。毕竟政府已经能够保证自己的物资供应,新的立宪制政府也让民众看到了希望。

此时的俄国政局其实是有些特殊的,真正掌权的是俄国大贵族和大资本阶级,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保皇派,以及以工人利益为首的工人联盟。

临时政府和沙皇达成了协议,这也导致工人联盟所控制的莫斯科周边几乎被整个俄国排斥,以布什维克党为首的工人联盟暂时还不能影响到俄国更多地区。

在俄国和奥匈帝国的合约中有这样一项规定,禁止奥匈帝国政府允许以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为首的真正的布尔什维克党高层通过奥匈帝国进入俄国。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还有另一个鼎鼎大名的名字,但这却不是能够随意提及的。

在没有核心人物的领导,以及皇家安全情报局已经提前清扫工人联盟的大部分政党的前提下,目前的工人联盟对于俄国政坛是没有太大的威胁的。

毕竟现在的俄国仍然有着来自协约国的支持,而工人联盟被所有国家忌惮。

之前十分高调和**的尼古拉二世,在俄国经历内乱之后,也变得低调了起来。

虽然尼古拉二世的军事才能确实不高,但他的政治能力还是不低的。

尼古拉二世清楚的知道,目前能够保障他的权利以及罗曼诺夫家族地位的方式就是深居简出,最大程度的淡化王室在民众的视线。

当然,尼古拉二世也并非什么都没做。深居冬宫的这些日子,尼古拉二世已经多次向圣彼得堡的居民和附近的俄国人放粮,来缓解俄国人对于沙皇的坏印象。

目前尼古拉二世和临时政府之间处于微妙的平衡状态,因为临时政府更加忌惮于工人联盟,因此尼古拉二世的皇位才得以保留。

也正因为如此,俄**队和政府中还有大量的保皇派存在,这些保皇派的存在,也是尼古拉二世重新获得权力的希望。

当然,尼古拉二世重新获得权利还需要面临很多问题,比如民众的不信任,比如临时政府的防备等等。

但不管怎么说,尼古拉二世相较于历史上的结局来说好了太多。如果处理的好,成为像英国国王那样,地位稳固的立宪君主制也不是问题。

协约国在西线发动全面反攻之后,俄国也将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是否参与这次全线大反攻。

俄国临时政府在思考良久之后,最终还是决定参与这次进攻。

没办法,俄国人已经在瓜分奥匈帝国时尝到了甜头。但一个小小的加利西亚和奥属波兰根本满足不了俄国人的胃口,东普鲁士地区和德属波兰俄国人同样也不愿意放过。

更重要的是,一个小小的奥匈帝国需要赔款150亿英镑,其中俄国人能够分到的比例大约在25亿英镑左右。

德国人的赔款只会更多,俄国人也将会获得更多的战争赔款,来巩固国内的局势。

1917年8月17日,休整了大半年的俄**队在东线发动了进攻,企图收回被德国占领的所有区域。

德国通过之前的多次战争,占领了俄国大量的土地。这些土地是俄国政府做梦都想收回的,对于俄国国内的局势也有很好的稳定作用。

如果临时政府能够收回这些土地,甚至结束这场战争的话,临时政府的统治也将变得更加稳固,尼古拉二世想要夺权,或者工人联盟想要搬到临时政府,就得看看实际受惠的俄国人答不答应了。

目前德国人控制的地区仍然很多,包括里加,明斯克等地仍然在德国人的控制中。

但乌克兰地区的国土绝大部分已经被收回,毕竟奥匈帝国投降之后,德国人可没有充足的兵力来占领这些地区。

俄国和德国目前拥有上千公里的边境线,但德国人的守备部队只有100万左右。

想要靠这100万军队来守住整个边境线是不可能的,因此德国人早在之前就进行了战略收缩,重点防御包括里加,明斯克在内的主要城市,以及波兰地区的华沙,布列斯特等等。

如果有一幅德国人的布防图就能够看的出来,德国人重点防守的都是占领区的大城市,其中最受德国人重视的就是波兰。

至于为什么没有德国的城市,其实也很简单,俄国人要先收复失地之后,军队才能开拔到德国的领土。

俄国人的再次参战让欧洲媒体更加兴奋,他们坚信在两面合围之下,德国人根本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毕竟如果只看兵力差距的话,在欧洲的协约国总军队已经接近1500万,而德国的总兵力只有500万,这可是三倍的差距。

实际确实也是这样,虽然德国人对于俄国有可能在进攻已经做了防备,但因为西线的压力太大,大量的重火力武器全部都被调集到了西线。

加上德国人并不重视俄军的战斗力,甚至认为俄**队仍然如同一年前那样,大部分军队没有像样的武器,更不要说重火力的机枪和火炮了。

但此时的俄军装备相较于一年前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因为来自美国的20亿美元贷款,让俄国人有了底气将这场战争继续下去。

虽然这20亿美元中有相当一部分用在了民生和国家发展中,但也有超过5亿美元投入到了战争,特别是军事装备的采购中。

更何况之前尼古拉二世和阿瑟签订的飞机订单仍在履行,再加上俄国从澳大拉西亚新购买的更多的武器装备,让这支发动进攻的高达200万的俄**队拥有充足的装备,一时之间也让大意的德国人吃了大亏。

时间截止1917年的八月中旬,俄国人已经拥有高达200架军事飞机,其中有超过150架都是轰炸机。

而俄国的飞行员训练也早已完成,这200架军事飞机随时都能够起飞,投入到任何战争中。

在战争的一开始,俄国人就出动了全部的军事飞机,彻底的占领了东部战线的领空。

少量的德国飞机和飞艇根本不是俄国飞机的对手,特别是飞艇,在俄国飞机的眼中只是活靶子。

自战争爆发以来,飞艇的重要性已经大幅度降低。如果不是飞艇能够运输更多的物资或者人,飞艇早就被各国淘汰了。

要知道,天空之上可不是只有一个国家的飞艇,不同国家的飞艇之间也有着竞争和冲突。

而飞艇在面对飞机这种更加先进的武器时,几乎没有任何反抗之力。

飞机可以轻易的摧毁飞艇,但飞艇很难命中体型更小的飞机,特别是飞机更加灵活的前提下。

明显之前俄国人丢失的大量领土反而帮了现在的俄国人的忙。

如此庞大狭长的领土德国人根本没有充足的兵力防守,反而还分散了东线德军的部署。

虽然德国人对于俄军的进攻早有预料,但兵力不足就是兵力不足,何况东线德军新兵更多,真实的战斗力也早已经大打折扣。

战争爆发到现在,德国人的死伤可不少。哪怕只是单纯的死亡人数,德国到目前也已经突破了250万。

要知道,战争之前整个德**队加起来也没有100万,也代表已经有大量的新军被征召到战场上,随即死在德国各种攻防战之中。

德国的人口总共就那么多,还没有英法那样的殖民地优势,只能消耗自己的本土人口。

这样的情况下,德国也已经累计招募了数百万大军,在死亡超过250万的前提下,仍然能够维持超过500万的作战军队,足以见得德国人对于国家的认同和好战。

但这剩下的500万作战军队也差不多是德国的最后底牌,德国的血液已经快要流干,总不能最后将那些妇女和老弱全部派上战场吧。

因此,对于现在的德国来说,拥有新兵已经是比较好的消息了。真正等到要让老弱妇幼上战场的时候,国力也就残废了。

但很明显,100万德国新兵挡不住俄国人的进攻,特别是这100万军队还分散在漫长的前线的情况下。

卷土重来的俄**队很有气势,在对里加围攻了半个月之后,成功收复了里加,并且将德**队重新赶回道格瓦河以南。

里加的收复也让德国防线打开了一道缺口,俄**队甚至可以直线向下,通过立陶宛地区直接进攻东普鲁士,或者先向南后向东包围明斯克,围歼在那里的德国守军。

无论哪种选择对德**队来说都是很有效的打击,这也代表着俄**队在东线战场已经掌握了绝对的主动权。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