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五百二十四章:房地产计划

澳洲崛起录 第五百二十四章:房地产计划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听到格雷部长所说的德国经济崩溃之后造成的市场缺失,法国总理米勒兰还是有些被说动的。

目前的欧洲,法国绝对是德国廉价工业品最大的进口国,法国进口德国产品的比例远高于英国和意大利,毕竟也有着地理位置的优势。

这也导致目前的法国极度依赖德国的廉价工业产品,毕竟德国的工业产品不仅质量好,价格也非常低廉。

如果德国的经济崩溃导致德国工业品产量大幅度降低,法国的工业产品能够填补市场的空缺吗?

这个答案其实显而易见,法国的工业要是发展的真有那么顺利,早就恢复战前的水平了,怎么可能还处于止步不前的状态。

想要填补德国工业产品的空缺,目前的法国是绝对做不到的,哪怕有着提前的布局。

见法国总理米勒兰一言不发,格雷部长就知道自己的劝说已经有了成效,继续说到:“米勒兰总理,我们只需要缩减50亿英镑的贷款,并且减少德国政府三年内的赔款份额,就能够实现挽救德国,从而避免经济危机的结果。

我明白缩减赔款会对贵国造成损失,但有价值的也并不止赔款,不是吗?

一个稳定的德国才能产生更多的利益,挽救德国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毕竟一个稳定的德国才能保障赔款的顺利偿还。

如果德国崩溃,这笔赔款到底能不能偿还都是个问题,相信这种情况贵国也不愿意见到。”

德国之所以能够顺利的偿还赔款,除了英法的武力威胁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目前的德国政府尚还有着赔偿赔款的能力。

但如果德国经济真的崩溃了,甚至引发了经济危机,德国还有赔款的能力吗?这个问题是显而易见的。

到时候,德国也就有了赖账的理由,毕竟国家已经破产了,赖账也是名正言顺的。

米勒兰总理沉思不语,但他却不能否认格雷部长所说的的确有一定的道理。

相较于这场会议的主人公英国和法国,意大利和澳大拉西亚就显得有些无所谓,安静的看着英国和法国两国表演。

最终,在格雷部长的据理力争之下,法国总理米勒兰终于同意缩减德国的赔款,将德国的200亿英镑赔款缩减到150亿英镑左右,并且减少三年内德国政府赔款的份额,来挽救德国政府目前面临的危机。

当然,英国人为了说动法国人,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首先是英国人要无条件支持法国在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政策,并且默许法国对于法德边境的托管共和国进行更进一步的控制。

其次,英国人要支持法国人在海军规模中的划分比例,换句话来说就是要尽可能增加法国人的海军规模。

好在这两点英国政府都能够接受,在格雷部长和米勒兰总理的握手之中,一项影响德国局势的协议也就此产生。

米勒兰总理之所以同意格雷部长所提议的缩减德国赔款的比例,往更深层次来说,其实也是在为法国考虑。

战败后德国这些战败国的状况十分糟糕,但这不代表英法这样的战胜国日子就好过了。

英国还好,本土没有影响,经济的损失是可以接受的,这也是英镑贬值比例不大的原因。

但法国可就不同了,法国在一战中遭受的损失以及战后的种种政策,导致法国的官方货币法郎发生了大贬值。

根据法国民间的统计,一战前一法郎大约可以购买7千克面粉,但现在一法郎只能购买不到4千克面粉,贬值比例已经高达47.1%。

一战前1英镑大约相当于25法郎,但现在1英镑已经价值53法郎。

虽然法郎的贬值远远没有马克那么严重,但法国对于纸币的政策是比较宽松的,法郎的贬值仍在加剧,这会导致更加严重的通货膨胀。

如果此时德国的经济遭受重大危机,作为德国的邻国,法国势必要遭到严重的影响。

更何况法国国内充斥着大量的德国工业产品,这些德国工业品在平时是廉价的宝藏,在经济危机的时候可就是索命的镰刀了。

法国的经济根本承受不住大动荡,这才是米勒兰总理同意退让的真正原因。

不得不承认,一战就是一场纯粹的欧洲之间的内耗。一战之后,濒临崩溃的欧洲国家有德国和俄国两个,遭受重大损失的有法国。

只有英国还在苦苦坚持,但除了英国之外,能够拿得出台面的欧洲列强最多也就是法国。

这也是原本历史上美国崛起的真正原因,毕竟欧洲国家全都内耗严重,就算美国没有任何动作,综合实力的排名也会自然而然的提升。

当然,目前的情况和历史上有较大的不同。美国人在流感中背了锅,自身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并没有提升太多。

反而是澳大拉西亚,目前已经成为公认的世界第四列强(仅次于英法美),既没有英法这种老牌列强对于殖民地的压迫和占领,又没有美国人那种针对世界的肮脏手段(流感),目前国际上的名声还是比较好的。

这也是为什么在一战后英国能够掌握大多数话语权的原因,英国避免了在一战中遭受太多的损失,同时还让自己在一战后最大的竞争对手美国背负了巨大的骂名,已经没有任何单独的国家能够对英国造成威胁了。

再加上盟友澳大拉西亚的支持,以及靠整个世界联盟,现在应该是大英帝国自20世纪以来最辉煌的时刻,英国的权威甚至直逼维多利亚时期。

但这不代表英国本土就没有任何问题了。此时英国的强大,说白了不是英国的强大,而是其他国家的弱小。

目前综合实力世界第二的国家应该是美国,但此时的美国远远不如一战前德国的强大。

直白一点来说,目前的美国带给英国的威胁没有一战前德国那么强烈,这也是为什么英国会扶持澳大拉西亚来对抗美国,而不是直接和美国对抗的原因。

法国人一退让,这场会议就进行的十分顺利。仅仅一天的时间,在场的四国就达成了默契,一致同意缩减德国赔款的比例,并且约定会在接下来的世界联盟会议中提出,并且联合进行表决。

作为世界联盟的常任理事国和选任理事国,四个国家联合起来已经足够掌控整个世界联盟。

至于其他中小国家的利益损失,已经不是英法能够考虑的范围了。

毕竟相较于这些中小国家来说,挽救德国的经济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阿瑟对于会议达成的这一结果也丝毫不意外,毕竟英国人不可能放任德国经济崩溃,这也代表着缩减赔款比例的结果是必须要达成的。

无非就是英国人的退让和法国人的退让到底有多少,但这相较于结果来说已经完全不重要了。

阿瑟对于欧洲的局势还是比较关心的,自然也清楚法国人不可能不退让,毕竟法国人的经济可不太好。

甚至历史上的法国人就是因为纸币通货膨胀的政策,在1926年放弃了金本位制。

接下来的十多年时间之内,有大量的国家同样放弃了金本位置,这才让美元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但其实,货币贬值在某些时候也不是一件坏事。虽然法郎大幅度贬值,但凭借着货币低估带来的福利,让其他国家的货币相对升值,从而带来了输入性的通货紧缩。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通货紧缩,才让法国的经济在大萧条开始后保持着相对的稳定。

根据历史上的统计,大萧条开始后德国的失业人口高达450万左右,英国失业人口同样也高达200万。

按照道理来说,法国也势必会遭受重大影响,但当时法国失业人口只有20万左右,这才是法国主动进行货币贬值的原因。

只能说各国政府也不都是傻子,虽然有时候某些国家的政策看起来很离谱,但能够成为列强,也确实都有着自己优势的一面。

美国目前在工业和经济方面是绝对的世界第一,想要跨过美国这道鸿沟,光靠自己的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

苦思冥想许久,阿瑟将目光放在了后世非常著名的房地产政策上。

现在的货币相较于后市还是非常有价值的,这也导致各国的房价其实并不高。

以大英帝国来举例,伦敦的房价普遍在几十英镑到数百英镑,一般200英镑就可以买下一座独栋别墅,这样的价格还是相当低廉的。

按照大英帝国的人均收入来看,一个人辛勤工作4年左右的时间,就能够全款买下一座伦敦的独栋别墅,在世界著名的大城市有一个立足之地。

虽然这样的估算并不确切,但对于收入有保障的人来说,实际情况也不会差到哪去。

美国的房价比英国更低,毕竟美国的国土面积要远远大于英国本土。

作为世界上经济和工业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房价普遍保持在700美元以下,甚至偏远地区和小城市的房价不足400美元,这是阿瑟不愿意见到的。

作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必须有所表率,比如提升自己的房价。

毕竟房地产能够带动各个行业的发展,对于经济的发展也是十分迅速的。

出于对美国的人的善心,阿瑟觉得有必要主动提高美国的房价,来帮助美国人更好的发展,更好的当好一个大国。

当然,这绝对不会承认炒房地产只是为了自己赚钱。毕竟炒美国人的房地产,关澳大拉西亚什么事呢?

只要美国人的房地产行业顺利火爆,那些资本家就会发现巨大的商机。

只要资本家迅速入场,其他人也不会想到房地产是阿瑟带动的。

等到房地产真正的发展起来,就算美国政府想要控制,也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

炒房地产带来的巨大利润,足以让资本为之疯狂。而美国这个资本国家根本逃不过资本的影响力,美国政府想要控制房地产的价格,也得看美国的资本家同不同意了。

毕竟房地产兴起之后,从事房地产行业的员工不在少数。这些人的失业问题,也是房地产必须要维持的原因。

34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日万,已更74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还有一更一点左右。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