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袁阀 > 174托孤

袁阀 174托孤

作者:巴奀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4: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非也,乐将军只看到面层,却不知徐州之事。”荀攸摇头道,“徐州皆由豪族门阀把持,他们势力深厚,像陶谦也要看他们脸sè行事。”

“如此又关袁熙什么事?”乐进不解道。

“咱们取粮于敌,但这并非长久之计,待拿下徐州全境后,还要安民修养。或是从兖州迁徙平民过来。但陶谦在徐州毕竟影响深厚。要是他rì咱们跟袁家决战,而陶谦突然重归徐州招揽旧部。那我军背后就会空门大开,前番公孙瓒如何败亡的。”荀攸解释道。

“此乃未知之数,咱们眼前是要攻破下邳城。”曹cāo坚决道。

荀攸心思复杂,先时是程昱、戏忠等人出地这个,趁着天灾攻略徐州的计策。此举使青州军、冀州军只能观望不能救援,眼睁睁看着徐州被曹cāo吞并掉。

但以战养战地负面后果,也十分明显,兖州军在徐州积怨太深,打下徐州全境后平民的安置,生产的恢复是个大难题。

经过此次惨烈的绞杀战,徐州人丁一定程度上的凋零不可避免,这是战争,不是游戏。

昔rì殷实繁华之地,恐怕要花上三年五载才能恢复元气。要不是袁家的势力发展太快,荀攸是不赞成这个策略地。

“主公,在下有一事相求。”荀攸说道。

“公达你尽管说来就是。”曹cāo爽快地答应。他对荀家两叔侄是十分倚重的。

荀攸犹豫了一下,还是劝道:“如若城破,主公只杀陶谦一人即可,请放过下邳满城平民。”

曹cāo脸sèyīn沉下来,说道,“他们不帮陶谦抗拒我军,那我自然不会为难他们。但他们要是随陶谦死抗,我也不会手软留情!”

“乡民皆是蒙昧之辈,他们只是受了陶谦蛊惑罢了。主公要是真想稳据徐州,达成大业,那就要有容忍之量。毕竟民生才是霸业之根本。”荀攸再次劝道。

曹cāo冷哼一声,所谓父子君臣。这个时代父子、子父地关系十分特殊。父叫子死,子不敢不死,否则就是大逆不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这个是针对此时以孝道治天下而言。

而妻子则是从属地位,刘备说地妻子如衣服,就包括妻和子。像历史上曹cāo的父亲被杀,他可以大肆屠杀徐州平民泄愤。但儿子曹昂被杀。他则能容忍张绣第二次归降,至少表面上如此。

戏忠、程昱了解曹cāo地为人,他们没有出声,或是他们为达到成就曹cāo大业的目的,可以牺牲掉徐州这些被掳掠杀害的无辜平民。

曹cāo策马而去,没有再理会荀攸。其实他心中也有苦楚。父亲不明不白地被杀害,凶手逃得了无踪迹。他满腔愤恨无处发泄,只能找陶谦做泄愤对象。

上次徐州之战失利后,曹cāo冷静下来,转而依从荀攸之策向豫州发展,结果短短一年多他地实力大涨。

但是被压抑住的仇恨心中酝酿发酵。此时爆发起来更加凶狠暴虐。不然依照曹cāo地才干和见识,也不会做出大肆寇略杀害平民的事。

有些事一旦走出第一步,就很难再回头,就像曹cāo认定陶谦为杀父仇人,那他就要不计后果地复仇,不然他就会被天下人耻笑,亦或是鄙弃他不孝。

但一口吞下徐州地恶果十分明显,他得到块荒芜的领地。还必须派遣大量兵力来防守。而不吞并徐州,一来无以圆复仇这个借口,二来在兖州东边的徐州,始终是个不定因素,跟袁家决战时冷不丁是决胜关键。

天sè灰蒙,下邳城东门南门同时敞开,两个城门各自涌出一万多徐州军兵卒。他们列阵戒备,监视着对面兖州军动向。一会后,大量的车马和平民也跟着涌出下邳,他们在另外约一万多兵卒组织下向南逃离。

战鼓声。号角声四起,一会后兖州军也开出营垒列阵。

“主公,攻击哪一部分?”乐进急问道。

撤到徐州的曹仁,也来到中军请命,将两千多虎豹骑集结完毕地曹纯更是跃跃yù试。

曹cāo看着那些徐州兵,又看看涌向南去地平民,他问道:“公达、仲德、志才,你们看该如何作战?”

“徐州军虽然撤离,队形却并未混乱,他们必定组织严谨,防备我军进攻。其兵卒为了逃命必定拼死奋战。此时强行厮杀我军讨不到好处。”荀攸说道。

“就如此放他们走了?”乐进不忿地问道。“公达说地不错。此时不能强攻。”曹cāo点头赞同道,“我军只需紧紧尾随。一rì后他们的兵卒就会懈怠,而自顾逃命。那时再进攻必定事半功倍!”

乐进、曹仁等人觉得有道理,都表示赞同。

“子和,你率所部虎豹骑紧紧跟着他们,随时向中军汇报战况!”曹cāo命令道。

“诺!”

另一边,袁熙在五百虎卫地簇拥下,指挥着八千青州兵有序地撤退。曹cāo军没有立即进攻,这给了徐州军和六万多的平民撤退时间。先前陶谦就已经疏散了很多平民。那六万多平民中,起码有一半是豪族门阀地佃户家丁。

六万平民,加上三万的徐州军,这么庞大的队伍行动十分迟缓。幸好陶谦等人事先有准备,将殿后的兵马,组织平民的人马都分配好,如此虽然行动迟缓,却还算有序。

傍晚,近十万数的徐州军民就在官道旁夜宿。长长的队伍四处燃起篝火,远远看去如点点繁星,又如一条盘踞着的火龙。

袁熙带着一众部属策马巡视,他们越看越是眉头紧锁。此次撤离徐州军多带钱粮,能带走的东西一并带走,剩下不能拿走地也都烧毁,下邳已然是座空城。

但是所带钱粮辎重多了,不但影响行军速度,还要很大一部分兵卒组织搬运。

很快袁熙等人找到了陶谦和他几个幕僚。

经过一天赶路,陶谦显得更加憔悴了,两个儿子他喂着汤药。

看到袁熙赶来,陶谦问道:“二公子,你看曹cāo并未追击,这是为何?”

“咱们防备得严谨,曹cāo没有可乘之机。”曹宏说道。

袁熙摇摇头,解释道,“这只是其一。咱们撤离一段路程后,兵卒就会懈怠下来,那就是曹cāo发动进攻之时。”

“我看未必,只要咱们防备得严谨,怎么会给曹cāo可趁之机!”糜芳反驳道。

他对自己手下的“丹阳兵”十分自信,正想建立战功。可是“丹阳兵”是陶谦的亲兵,自然是要护卫陶谦左右。

“少将军说的是,逃亡一段路程后兵卒必会懈怠,即便防的再严谨,也泄了锐气。一旦战事不顺,很可能是溃败的结果。”陈登担忧道。

“这逃又不是,守又不是,还不如冲上去拼杀!”站在刘备身后的张飞又抱怨道。

“舍弟胡言乱语,诸位莫要见怪。”刘备歉意道。

跟在袁熙身后的郭嘉则眼前一亮,说道:“这位张将军说的是,一味撤退只会给兖州军可趁之机。不如主动出击,不但可打他个措手不及,还能拖住他们主力,给运送辎重的队伍争取机会。”

“倒是个好法子。”糜竺说道。糜家地钱粮家产多用马车押运,已经朝广陵而去,依照他们糜家马车地速度,曹cāo军是追不上的。一旦家小资产没有后顾之忧,糜竺就安心下来。

“谁人可领兵突袭曹cāo军?”陶谦问道。

曹豹没有吱声,这个苦差事他不愿做,也做不来。袁熙更是没有做声,他犯不着为了徐州和陶谦而去拼命。

刘备看看众人,再看看陶谦,一咬牙请命道:“陶使君,如蒙不弃,在下愿率兵突袭曹cāo

“好,好!玄德果然是值得托付之人。”陶谦咳嗽一阵,然后将调动一万卒地兵符递给刘备,说道。

刘备郑重地接过调兵兵符,说道,“在下定当竭尽全力阻截曹cāo

袁熙趁机问道:“陶使君考虑得怎么样了,是退守广陵拼死抵抗,还是到我河北避难?”

此言一出众人都肃静下来,等待陶谦的决定。

陶谦不住地咳嗽,他摇摇头,又点点头

为陶谦的倚重,刘备不得不硬着头皮接下突袭曹cāo军的任务。

“好,好!玄德果然是值得托付之人。”陶谦咳嗽一阵,然后取出调动一万卒的兵符递给刘备。

“在下定当竭尽全力阻截曹cāo军!”,刘备郑重地接过调兵兵符。

袁熙趁机问道:“陶使君考虑得怎么样了,是退守广陵拼死抵抗,还是到我河北避难?”

此言一出众人都肃静下来,等待陶谦的决定。陶谦不住地咳嗽,他摇摇头,又点点头。

“我这一走,徐州的百姓怎么办?”陶谦虚弱地反问道。

“可是我军非曹cāo对手,如此下去百姓还不是跟着受累?”曹宏劝道:“大人并非自顾逃命,此番远走乃暂且退避,是更好地保全徐州的百姓啊!”

“曹宏,你这是蛊惑陶使君,将徐州拱手相让给曹cāo么!”糜芳喝问道。

“在下只是就事论事,如今战局对我军十分不利。连下邳都失守,广陵也并非可守之地啊!不如暂且退却,不仅可避免死伤,还能保全实力。”曹宏狡辩道。他本是陶谦心腹,投靠袁熙后受命在陶谦身旁敲边鼓。

“大人,如此交战下去对咱们十分不利,不若退去青州。”糜竺终于开口劝道。

陶谦一边咳嗽一边叹气,说道,“并非我愿弃徐州而去,实乃无能为力啊!”

“大人不要伤心,只要保全实力,他rì自有东山再起之时。”曹宏劝道。

陶谦犹豫了一阵,问道:“兖州军追得紧,该如何退去青州?这些百姓和辎重又该如何处理?”

陈登见陶谦已经决定,只得说道:“还是要让玄德将军去突袭曹cāo军。给我等争取时机。至于百姓。让愿跟大人去青州的,随袁少将军从陆路北上。其余百姓先护送到广陵,之后向曹cāo递上一份文书。说陶使君退出徐州,让曹cāo不再添加杀戮。而陶使君和诸位大人押运辎重从海路北上。”

陶谦点点头,说道,“就按元龙说的办,不知袁少将军认为可好?”

“十分妥当。”袁熙自然不能挑剔什么。

陶谦深深闭上眼睛。一会后他向刘备招手。刘备走上前伏下身去,他以为陶谦放心不下,还有什么吩咐。

陶谦虚弱道:“我年事已高,又染病在身,已不能再有什么作为。此次离开徐州,必无重归之rì。玄德你乃汉室皇族室之后,德广才高,只是困于浅水不得舒展抱负。今将徐州牧的印信传与你,盼rì后玄德你能在袁车骑护翼下重掌徐州。”

众人都惊讶异常。虽然先时陶谦有将徐州相让的意向,但他们想不到陶谦竟然在这个时候将印信传给刘备。虽然此时徐州几乎沦陷殆尽。但此举无疑是将剩下三万徐州兵交给刘备。

“备何德何能,请大人收回成命!”刘备上前扶住陶谦,他眼中溢出热泪,说道,“备守不住彭城,使下邳遭受兵祸,此已是辜负使君重托。今使君又将徐州的前程托付,备如何敢再让这几万吏民的前途断送!”

陶谦紧紧握住刘备地双手,说道,“玄德,值此危难之际你就莫要再推辞。等袁车骑发兵征讨曹cāo,你就以这印信收复徐州。”

“大哥。使君一片真心托付。你就收下吧。”张飞在一旁劝说道。

刘备摆手示意张飞禁声,说道,“两位公子皆是一时俊才。使君为何不托付之。”

陶谦看看身旁两个儿子陶商、陶应,摇头道:“他二人自小在我庇护下研习经文学问,对于军务政务是陌生得紧,远不如玄德你履历深厚,勿要推脱。”

“玄德,陶使君这于危难之际,托付如此大事,分明是对你地信赖。如再推辞,岂不是说不愿领这份诚心?”陈登劝道。

刘备又是犹豫一阵,见推辞不过只得对陶谦深深一拜,说道,“备定倾力而为,不让使君失望。”此时刘备倒也不全是虚伪,还是有些感动的,以至于历史上后来,白帝城托孤,未尝不是因陶谦托孤而受到启发。

陶谦欣慰地笑了笑,再对两个儿子说道:“你们两兄弟不宜出仕为官,但守得几分家业,安心做学问去吧。”

陶商、陶应也算是慈孝之人,对陶谦向来是惟命是从,他们齐齐点头答应,不同意又能如何,这个徐州他们陶家说的不算。

陶谦再伸手召来袁熙,说道,“二公子,两个不成器的犬子就托付给你了,我让他们在青州安置下家业,但还要公子多加照料。”

袁熙听着不是滋味,陶谦像是在交代后事。那三万徐州兵袁熙养不起,但将他们送给刘备,这使袁熙心中不快。

不过转念想想,近期内还可以利用刘备对抗曹cāo,也不算平白便宜了刘备。

“陶使君且宽心,在下会照料好两位公子的。”袁熙默默说道。

陶谦长长吁了一口气,虚弱说道,“多谢公子了……”

说着说着他闭上一双,已经浑浊黯淡地眼睛,大汉又一老臣逝去了。

“使君!”“大人!”“父亲!”“陶使君!”众人纷纷急声呼唤道。

可是任凭他们怎么呼唤,陶谦仍然是沉沉地闭目不醒。刘备和陶商、陶应三人扶着陶谦的遗体悲声痛哭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