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四百七十四章 钟山功勋陵

大明嫡子 第四百七十四章 钟山功勋陵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汤燮悲戚的声音,在乾清宫外响起。

大明信国公薨逝。

终于是传到了皇帝的寝宫里。

孙狗儿手抱着几件干衣裳,领着两名手提驱寒祛湿姜汤食盒的小内侍,压着脚步声到了宫殿门口。

大明正式从一个时代,走向了另一个新的时代。

皇帝寝宫外的长廊,雨水连成串的从斗檐上落下,哗啦啦的砸在宫中金砖上,发出不同的音节,汇聚成了一曲哀乐。

雨声。

唯有雨声。

乾清宫内,只有那连成串的雨声不断的回响着。

朱允熥止住了孙狗儿想要上前送衣的举动,默默的看着跪在宫殿门前的汤燮,举目看向因为雨天而显得幽暗的寝宫。

「你今日心思有些不定,如同臭棋篓子。」

摆出大龙,开始绞杀太子的朱元章,面带笑容的手执黑子悬于棋盘之上,此手一落,满盘输赢将定。

朱标眉头皱紧,久久难舒,摇头低声道:「或许是今日秋雨,扰了儿臣思绪。」

朱元章眨眨眼,终究是没有落子,似是在想着旁的事情。

而在这时,寝宫外的呼喊声也已经传了进来。

「……」

「……信国公,日前薨逝……」

汤燮的报丧声,飘进了寝宫里。

哐当。

朱元章执子的手微微一颤,黑子落空,砸在了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汤……」

朱标脸色一紧,赶忙起身到了老爷子身边,伸手扶住老爷子的手臂和肩膀。

「汤大哥……」

朱元章满脸迟疑,眼底却是不断的流露着悲痛,手臂颤巍巍的翻转着抓紧太子的手掌。

他转头抬起,双眼看向朱标,似是请求的说道:「信国公……信国公他!是他吗?」

朱标此刻亦是满脸悲痛,默默的点了点头。

他是宗室嫡长,自幼便是在那帮开国功臣们眼前长大的,乃至于后来娶妻生子,又久居应天监国政务,对这些为朱家打下大明江山的功勋们,自是无比熟悉,也情感深厚。

朱元章抓着太子,几度摇摇晃晃才站起身,深吸了一口气,微微闭上双眼,将胸中的那一口浊气长长的吐出。

「汤大哥领俺入伙,这几年更是你我亲家。去岁,俺叫他回京,就是担心他什么时候没了,思来想去,只想着便不能再见,也要多活几年……」

朱元章脸上满是痛惜和不舍,双眼微微涨红。

朱标轻叹一声:「人死不能复生,信国公今昔古稀,亦是寿终正寝。父亲要以龙体为重,万不可太过悲切,忧心伤神。」

「那是汤大哥家的老四吧……」朱元章却是不听太子半分劝说,抬头望向殿门方向,低声说道:「当初熥哥儿成婚的时候,老四来过。去岁汤大哥入京,也是老四侍奉在身边的。」

朱标确实有些不太记得,刚刚在寝宫外报丧的人究竟是谁,但老爷子如此说,那边是没有错的。

他点点头:「想来也该是他。」

「就是他!」

朱元章无比肯定的说了一句,双眼凝重,扫去眼底的忧伤。

在朱标的注视下,朱元章缓缓直起身挺起胸膛,手掌推开太子的手臂。

「俺要去见他。」

朱标脸色一急,低声开口道:「父亲……」

「无妨!」

朱元章掷地有声,不顾太子的担忧,探脚而出,向着寝宫外走去。

寝宫门前。

汤燮长长的跪在地上,从西安门外

走到乾清宫,雨水挂满了他的身上,此刻已经在他身下的金砖上淤出了一滩水渍。

在他身后的朱允熥一直微微皱着眉头,心中思索着,大明的这些开国功勋,如今都到了何许年纪,又有几年寿。

大明是从前元乱世之中走出来的,那时候占据了应天城的老爷子,遵循着广积粮缓称王的准则,东征西讨,在江淮之地左右腾挪。

寻得一切机遇,方才以当时并不是最强的一方势力,占据中原之地,直至将前元赶到了长城外。

如今大明已经立国二十八载,无数的军中老卒老将,都到了人生最后的阶段。

下一步,大明该如何,又该何去何从?

朱允熥觉得自己的眼前已经没有前路可以借鉴了。

幸运的是,讲武堂的创立,正在发挥着原本设想的作用。

打下大明江山的明军,在可见的时间线里,将会一直保持现今的战力,威慑四方。

「和俺说一说,汤大哥走的时候,是怎样的?」

忽的,朱元章的声音传入朱允熥的耳中。

朱允熥眼角一动,抬眼看向不知何时背着双手站在宫殿门后的老爷子。

在老爷子身边,是满脸哀伤的朱标。

「陛下!」

「家父……」

「家父他……」

汤燮望着亲自到了眼前的皇帝,终于是忍不住,带着哭吼声匍匐在了地上,两肩不住的颤抖着。

哎……

朱元章轻叹一声,抬脚跨过门槛,到了汤燮的身前。

皇帝缓缓的蹲下身,伸手在汤燮湿漉漉的肩背上轻轻的拍着。

「哎……」朱元章又是一声长叹:「丧父之痛,俺又何尝不知?」

朱标在后面轻咳一声,踏出寝宫,看向朱允熥三人,示以眼神。

朱高炽立马带着朱尚炳上前,到了汤燮身边,两人左右伸手将汤燮搀扶起来。

「落得一身雨,还是先换了干净衣裳,莫要被寒气侵袭,落了风寒。」

朱标眼神有些伤感,望着汤燮劝说了两句。

见旁边的孙狗儿早已取了衣裳过来,便招招手。

孙狗儿当即上前:「散骑随老奴去换衣吧。」

哭过一场的汤燮,这时候任由孙狗儿带着人,将他搀下去。

待汤燮离去。

朱元章方才双手撑着膝盖站起身。

他望着眼前的孙儿,三人身上都是湿漉漉的滴着雨水,叹息着摇摇头:「辛苦你们了。」

「爷爷少思勿忧莫哀。」

朱允熥上前,低声劝说了一句。

朱元章摆摆手,上前翻翻朱允熥的胸襟,又捏捏衣袍边角。而后又一一朝着朱高炽和朱尚炳的身上翻翻捏捏。

「都去换了衣裳再来说话。」

老爷子不给三人机会,已经是招呼着乾清宫这边的宫女,领着三人去换衣。

等到将众人都安置去更换干净衣裳后。

朱元章这才双手叉着腰,望向廊外的大雨天。

「太子。」

朱标忙将上前:「儿子在。」

朱元章目光闪烁:「而今淮右还有几人?」

朱标迟疑了片刻。

少顷之后,方才开口道:「半数尚在……」

「只半数了啊……」朱元章低叹一声,忽觉眼前这场雨看得有些厌了,转身向着寝宫内走去,一边说道:「那半数,又有多少是死在了朕的手上。」

「父亲!」朱标连忙低喊了一声,眉心夹紧,眼露忧虑。

老爷子今天这恐怕是因为信国公薨逝,而起了忧思之心。

信国公古稀之年薨逝,老爷子只比信国公晚生两年,如今因故人忧神,实在是容易出事。

「今年已经是洪武二十八年了吧。」

进了寝宫,朱元章低声自语,幽声道:「风雨四十三载,人生已过大半,今日方知秦皇之恨。」

朱标心中不禁一沉。

秦皇之恨是什么?

难以长生,终又因寻长生而驾崩在了东寻路上。

结束春秋战国的偌大秦帝国,在瞬间分崩离析,天下再次大乱。

老爷子不会也起了寻长生的念头吧。

朱标心里突突的,唯恐自家老爷子因为信国公薨逝的讯息,而起了这等荒谬的念头。

朱元章哼哼冷笑着:「你爹没想过长生不老,秦皇做不到的事情,俺就能做到?俺若是能做到,你爷爷他们也就不会死的那么惨!」

【鉴于大环境如此,

朱标干笑了两声,躬身道:「父皇英明。」

朱元章不满的摆摆手,随意的坐下,眉宇间却挂着忧容:「汤大哥走了,身后事却要办好,朝廷不能辱没了功臣,不能寒了功臣之后的心。」

朱标却是低叹道:「信国公家老大走的早,下面几个儿郎身子也似是不太好。信国公的丧葬诸事,朝中大可命礼部去操办。只是爵位……」

「家和万事兴!一家不宁,天下何安?」朱元章当即语气一沉,双眼露出寒芒:「这个时候,谁敢嚼舌根,胡言乱语,乱了袭爵,重典严惩!」

扫去汤和薨逝的哀伤之情后,皇帝的理智和威严回归。

朱标躬身抱拳:「儿臣晓得,届时盯着宗人府、礼部操办袭爵一事。」

朱元章点点头,有些疲倦的靠在椅子上,微微眯眼,低语道:「要与汤醴说明了道理。」

随后,老爷子便好似是累的睡着了一般。

朱标眼神闪了几下。

很显然,老爷子这是已经认定,要严格执行嫡长袭爵继承的规矩。

汤醴如今虽然在大都督府当差,掌着五军都督府的兵马,但他却只是信国公府的庶子。

要与汤醴说明了什么道理?

自然是嫡庶之分的道理。

信国公的爵位最终还是要落在汤家那几房嫡子嫡孙的身上,与汤醴无关。

朱标觉得有些棘手。

汤家老大汤鼎走的早,洪武二十三年平定云南之后,在班师回京的路上病逝,留下一子汤成。

只是这汤成素来身子积弱,一直被养在凤阳城信国公府里头。

难道要朝廷在短时间内两度操办信国公一系袭爵之事?

那汤家老二就成了最好的人选。

汤家老二汤軏,如今任太原中护卫镇抚,膝下更是有四子。不论如何,这信国公的爵位落在汤軏身上,都能保证爵位继承有序,不会断绝了。

寝宫里,皇帝忧神小憩。

太子爷则是烦心于大明公爵之位的传承。

盏茶之后。

已经换上干净衣裳的朱允熥等人,进了寝宫。

一并过来的还有已经换了衣裳,只是脸上哀容依旧的汤燮。

四人的脚步声都很轻。

只是朱元章却还是缓缓睁开双眼。

他望向面容与汤和有几分相似的汤燮,点点头道:「尔有汤公神韵。」

汤燮脸上抽动了两下,躬身道:「陛下厚爱,臣……」

「罢了罢了。

」朱元章挥挥手,转口询问道:「信国公离去之时,有何遗言留下?」

汤燮抱拳,神色一振:「回禀陛下,家父薨逝前,于病榻坐起,言取刀披甲。」

「言披甲……」

朱元章双眼一张,眼底却是再次泛起哀伤:「鼎臣勇武!」

一旁静静聆听着的朱允熥,亦是心中大为感叹。

久病床榻间的信国公汤和,在人生最后的时刻,竟然能坐起呼喊披甲。

朱标开口道:「而后呢?」

汤燮回忆着开口:「臣与家人不敢违逆,臣与兄弟亲抬家父至前堂。家仆取来洪武五年,家父封侯所配战刀,取征战旧甲。

家母与家中姐妹,为家父着衣披甲。而毕,家父气血充盈,臣子仿佛窥见家父昔年领军出征之景。

家父持刀落座将军椅,坐北朝南,遥望应天。」

朱元章慢慢的沉默了下来,眼睑下沉,神色忧伤不已。

朱标亦是眼神闪烁不定,为临终之时还要披甲持刀的信国公汤和所感触。

「老公爷忠勇国家,乃我大明之幸!」朱允熥高声开口。

朱尚炳则是一息长叹:「公爷乃吾辈楷模。」

汤燮哀叹道:「家父坐逝前,有虎啸,问壮否,问雄否。言,欲为大明再战四十载。臣等呼应,称家父壮哉,雄哉,勇传三军。

家父复念,言未尽,已……」

「汤鼎臣雄壮哉!」

朱元章拍打扶手,振声喊着。

朱标在一旁发问道:「信国公可有未尽之遗愿?」

汤燮愣了一下,迟疑开口:「家父临终之时,盼再入应天面圣,盼再战四十载。除此之外,再无遗言遗愿。」

「鼎臣……」

朱元章嘴唇微动,轻轻的呼喊了一声,不禁侧目转头,将自己流露出的悲痛藏下。

殿内几人默默哀叹。

信国公汤和临终之时这一番遗留,足以让所有听到的人哀叹神伤。

朱允熥轻叹一声,上前一步,举臂拱手。

「信国公忠勇国家,恭敬慎行,秘于军机,善待乡邻,忠心君上。临终之言,壮哉兮!雄哉兮!可为天下知,可振天下心。

孙儿以为,朝廷当于钟山造功勋功臣陵,逝后入葬,以示恩荣,穴于京师,生死庇佑。

军中百战阵亡将士,同葬钟山功勋陵,为将军帅,佑我大明昌盛,彰我皇隆恩。」

………………

☞月票☜☞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