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四百七十五章 一切形式皆为皇权

大明嫡子 第四百七十五章 一切形式皆为皇权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钟山上有孝陵。

大明孝慈皇后如今便停葬于钟山孝陵,而孝陵的修造还在继续。

孝陵的修造是一个长期的浩大工程。

而核心的地宫,不可言说,还要等到大明的开国皇帝有朝一日,才会真正启用,最后彻底封闭整个地宫,最后孝陵还要继续修造,才算是彻底的完工。

于钟山造功勋陵,厚葬当朝薨逝功勋及军中阵亡将士。

此言一出,乾清宫里众人皆是一愣。

朱高炽面无表情的转动着脑袋,他已经习惯了熥哥儿时不时那天马行空的想法和主意。

但是他又不得不承认,一旦那钟山上的功勋陵当真开建,将满朝的功勋及阵亡将士埋葬在钟山上,安葬于孝陵旁,又会在朝中和军中带来多大的影响。

死后陪葬帝陵,这是殊荣。

自汉以来,历朝历代,无不以死后陪葬帝王陵前为荣,非有功之臣不可得。

如今一旦大明的钟山功勋陵拍板子确定下来,朝堂之上有多少人是可以期望在死后陪葬钟山孝陵的。

这是一股莫大的政治影响。

朱允熥轻声开口:「陪葬君王,自古有之,皆为名臣功勋。秦以前难以深究,然自汉时起,便又卫青、霍去病陪葬汉武茂陵。唐时,常有宗室、功臣陪葬皇陵,李靖、李勣赐陪葬唐太宗昭陵;章怀、懿德、水泰陪葬唐高宗乾陵。」

关中自古皇陵多,而从汉时起,一座座帝王陵墓周围总是少不了陪葬的功臣墓。

朱允熥又道:「故信国公遗愿唯二,盼再入应天,盼再战四十载。然人死不能复生,遗愿之一再无实现时日。我大明开国已有二十八载,功勋老矣,军中老卒无数。

朝廷宽宏,陛下仁义。朝廷这些年虽律法严明,却未有一次亏待功臣之事。

【鉴于大环境如此,

钟山有孝陵,若再造功勋陵,厚葬朝堂功勋、将士,生则勤恳忠勉王事,死则陪葬帝陵,如此可全君臣佳话,为后世表率。」

太孙的理由很充分,也很中肯。

汤燮也不成想,自己来京中报丧,朝廷似乎就准备要在应天城外的钟山上建造功勋陵。

若是当真能成的话,父亲岂不是第一个葬在钟山功勋陵的大明功勋?

这对汤家而言,可是天大的殊荣啊。

汤燮当即再次跪下,抱紧双拳:「陛下隆恩,若家父能葬于钟山功勋陵,乃信国公府满门殊荣,家父泉下有知,此生无憾,臣子谢陛下隆恩,信国公府必将以家父遗愿践行往后,勤恳王事,忠心大明。」

朱元章轻拍着扶手,对太孙提议钟山建造功勋陵一事,并无不悦,而是已经在设想着将来有朝一日,自己入了孝陵地宫之后,满山皆是昔日老友,又有大明百战将士同葬。

自己身后之事,大抵也算得上是君王少有了。

朱元章侧目澹澹的看了老大一眼,轻声开口:「太子。」

朱标当即拱手转身:「父皇,儿臣以为功勋陵一事可行。朝廷这些年历经风雨,功勋老臣也到了花甲之年。生前朝廷赐予他们***厚禄,以示生前功绩,死后当以陪葬帝陵,全本朝君臣佳话,为后世表率。」

朱元章欣然点头,这事情事关自己身后事,有老大现在赞同才能做好。

不过,朱元章却又迟疑道:「历朝如允熥所言,皆有功臣陪葬,然唯有军中士卒陪葬之事。钟山虽大,然我明军有百万,皆入葬钟山功勋陵?」

这话显然是在问朱允熥的。

朱标侧目看了自家崽一眼,明显事情是这小子提出来

的,老爷子的顾虑和疑惑,就得他来解决。

朱允熥上前一步,轻声道:「循礼而制,公侯伯各有不同,钟山乃皇陵所在,军中小旗以上可陪葬之。征战牺牲士卒,可另选应天城外风水尚可之处,朝中拨钱,礼部督办,工部营造,为功臣陵。」

应天城外又不止钟山一座山。

不论是西南边的将军山、牛首山,还是东南边的汤山,都是风水极佳的地方。

「汤山西南侧尾脉,可为军中将士身后入葬之地。」朱标盘索了一下方位,开口道:「汤山与钟山互为南北,钟山便是点将台,汤山便是阅兵场,方位当是极好的。」

朱元章心中越发欣慰,点头开口道:「着太孙与内阁商议此事,尽早厘定章程,呈奏上来。」

若是往常,老爷子发话交代办事,朱允熥从来都是当场接受的。只是此刻,却是明显的迟疑了一下,眼神更是澹澹的看了一眼老爷子身边自家老爹。

朱标也有些迟疑,似这等有关大礼议的事情,若是要办,就得办的不能出一点错漏,更是要处处贴合礼制。

只是想了想,朱标微微一笑:「陛下既然让你做,那就尽心的去做。如今朝中也无旁事,你便在京中老老实实的做好这桩事情。这是为我大明的有功之人办身后事,务必仔细小心,万不可出了差错纰漏。」

见得老爹也如此说,朱允熥点点头。

拱手躬身开口:「孙儿领命,绝不叫爷爷、父亲分忧。定与内阁办妥此事,以我大明有功之臣身后恩荣不减。」

朱元章点头嗯了声,方才重新转头看向面前的汤燮。

皇帝轻叹一声,抬抬手:「去岁鼎臣入京,俺便时有感念,不想如今与他当真两隔。鼎臣与俺,情同兄弟,身后遗愿,自要全力。信国公府忠勉王事,吾心知晓,鼎臣已逝,尔等当谨记鼎臣遗志,朝廷自不会亏待功臣之后。」

汤燮已然是泣不成声,双眼涨红。

「臣子谢陛下隆恩……」

朱允熥有些感怀,上前低声道:「汤四叔且去歇息吧,皇爷爷自会降旨。待朝中旨意下来,凤阳城那边办完信国公身后事,届时朝中还要遣大臣去往,操办信国公陪葬钟山功勋陵诸事。」

说着话,朱允熥给了孙狗儿一个眼神。

今日汤燮冒雨入宫,加之信国公薨逝,悲痛感怀之下,若是在不妥当歇息,说不得就要病上一场。

孙狗儿轻步上前,请示着汤燮,将对方给带出寝宫。

余下,在场便皆是朱家儿郎们。

望着空荡荡,汤燮背影早已消失不见的寝宫殿门,朱元章长叹一声,脸上多了几分落寞。

「俺还记得啊,当初还是鼎臣写了书信,叫人送到皇觉寺,中途还走漏了风声。那时候很是艰难啊,俺也知晓,那时候什么皇图大业都远着很,鼎臣不曾想,俺也未曾想过。

大伙都是儿时就在一块儿长大的,鼎臣那时候只想着,俺若是能入了伙,兄弟们在一起,相互有个照应,便都能吃饱肚子。

就是为了一个吃饱肚子,不受人欺负啊。」

朱元章神色愈发的寂寥起来,眉宇间满是伤感。

朱允熥有心劝慰,却是被太子老爹眼神制止。

朱元章抬头看向朱允熥及眼前的朱高炽、朱尚炳三人,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你们这帮混小子,哪里知道当初天下是个怎样的光景。路上的树桩子,蚂蚁都爬不上去,因为什么?因为树皮全都被扒光了!」

「那时候,红巾军有粮食,鼎臣又作战有功,在军中当上了千户。那可是大官呀!你们爷爷,那时候见过最大的官,也就是乡里的里正。

俺进了红巾军,每战必先,大帅便将俺调入帅府当差。俺那时候才渐渐多了些想法,要将元人都给赶出中原!

再后来啊,爷爷就给你们奶奶娶回家了。爷爷那时候也是占了便宜,没两年就做到了镇抚的位置,比鼎臣还要高上一截。」

朱元章笑了笑,只是眼底的伤感却更多了一些。

朱允熥几人神色一暗,心中尽都知晓,老爷子这是又在想皇祖母了。

若是老爷子当初没有被郭子兴赏识,没有娶回皇祖母,大抵也不可能在短短两年时间,就做到镇抚的位置,那也就没有后来的一切,更可能没有现在的大明了。

朱元章摆摆手:「再往后的事情,你们也都晓得。所以说起来,若是没有鼎臣那封信,你们这帮滑头小子,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

朱允熥躬身笑道:「爷爷天命注定,一切皆以命定。信国公适逢其时,如今功勋陵即将修造,爷爷和信国公共塑君臣佳话,当日之因,今日之果,算得上是圆满了的。」

朱高炽则是开口道:「爷爷少年时受苦,历经人间沧桑,却藏志向,心系百姓。信国公书信相邀,便如汉时高祖。我大明爱护百姓,合该坐拥中原。」

孙儿们的夸赞,让朱元章脸上的哀伤之色稍稍减去了几分。

唯一没有开口的朱尚炳,左看看右看看,搜肠刮肚,却发现自己实在是没法和熥哥儿、炽哥儿一样说那些话。

朱元章似是察觉到老二家这个崽的小动作,不由微笑着看了过来,眼神里带着几分期待,想着老二家的崽又能说出怎样的话来。

朱尚炳被老爷子盯上,后背不由一紧,喉咙不由动了两下,最后实在憋不出什么好话,只能振臂一举:「爷爷就该是当皇帝的命!」

「……」

寝宫里众人顿时一愣。

这是老二家的崽!

朱标对这个侄儿实在是有些莫名的宠爱,只觉得让他颇是欢喜,哭笑不得。

「哈哈哈哈……」

「好!爷爷就该是当皇帝的命!就该是要带着咱们大明的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朱元章哈哈大笑了起来,原本听到汤和薨逝消息都不曾落泪,这时候却是笑得眼角挤出几滴眼泪来。

朱尚炳眨眨眼,小心翼翼的放下手,小声道:「我……我说错话了?」

彭彭。

朱允熥重重的拍了两下小憨的肩膀,肯定道:「你没说错!爷爷就是注定当皇帝的,不然哪里有你……」

说着,朱允熥也终于是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

当下众人一团笑声。

少顷之后,朱元章轻咳一声看向朱允熥:「鼎臣与俺有兄弟之仪,所以当初才为你定下了和汤丫头的亲事。如今鼎臣徒然薨了,汤丫头有才生产不久,消息晚些再告诉她。

你便在应天,办好功勋陵的事情,朝中那帮老兄弟也都花甲之年了,还能有几年活头?便是俺,也不敢说还有几载光阴。

办好了这件事情,莫要让功臣留有遗愿。也不可慢待了军中的将士们,既然定下要做,就做的妥当不留错漏。日后,也能叫后人看看,我大明的先辈们,是如何骁勇,大明又是如何来的!」

……

「我怎么觉得,修造功勋陵的事情,你其实早就有想过,不然今天也不可能如此突然,就在皇爷爷面前提出来?」

朱高炽双手插兜,脸色有些古怪的看着身边的朱允熥,小声的滴咕着。

一旁的朱尚炳则是皱紧眉头,还在想着,到底是因为什么,让皇爷爷那般大笑。

安抚好老爷子后,朱允熥三人便出了乾清宫。

听到小胖的话,朱允熥兜起双手,转了转脖子:「算也不算。其实原本,这桩事情我是打算放在南征和东征凯旋,开国公、曹国公回京晋爵之事提出的。

他们封王,有功将士封赏,那些死去的将士呢?朝廷自然是有抚恤的,也不会亏待了他们的子女家人,但他们呢?

陪葬钟山,生前为王前驱,死后护卫皇陵,说是殊荣,不如说是让我家安心。」

朱高炽撇撇嘴。

熥哥儿如今说话,总是选择说一半,留一半。

这样的行为很不好。

「你不信?」朱允熥转头看了小胖一眼。

朱高炽点点头:「若是我没有记错,你曾经说过形式这个词。大抵……便于大礼议一般,用于振奋人心之用。如今要建造功勋陵,也是如此吧。如同复行秦法军功爵一般,你这是要让大明的百万雄师,死心塌地的为大明效命,且死而无憾!」

朱允熥深深的看了小胖一眼,随后轻叹一声。

在朱高炽变得疑惑的目光注视下,朱允熥摇摇头。

「你有时候啊,不该这么聪明的。事情说出来,再做这件事,就让人觉得味道不对了。」

朱高炽哼哼两声:「那你明日别去国子监啊,让解缙自己去国子监授课开讲!」

「那不行!」朱允熥当即摇头:「一切形式,皆为皇权!我得去!」

………………

☞月票☜☞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