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六百六十章 皇帝不见了

大明嫡子 第六百六十章 皇帝不见了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洪武三十年,清明后一日。

应天城外,三万名在最近三五年里经历过东征、南征、西征的京军将士,并羽林左右卫、府军左右卫两万兵马,合共五万兵马。

在淅淅沥沥的暮春小雨里,这五万大军云集应天城外龙湾码头。

码头栈桥上,停靠着一艘艘的运兵船。

诸军营的战马、火器、火炮以及粮草物资,正由大都督府会同户部、工部、将作监送到运兵船上。

朝廷官员来的很少,因为从官方的解释来说,这是朝廷为了针对西北和高原提前筹备的军事行动。

这五万兵马是要在应天城登船,然后一路沿江而上,进入四川道,陈兵四川道西部沿线。

朝廷要重现汉唐荣光,重开西域丝路,这件事情很早就已经从宫里头流传开了。

并且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对。

毕竟大明现在东征占据瀛洲,划设四道。南征接连打下了交趾道、占城道,以及往西的大片疆土。

而去岁的一场北征,更是彻底解决了盘旋在中原人头顶上的千年仇敌。而今,万里草原已成中原人的肉食供应地,每日都有数不尽的牛羊南下送进应天城,又或者是向着整个南方铺开。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大明又是否该重新打开西域的局面,让大明的货物重新走上千年前的思路,为国家的强盛再一次的添砖加瓦呢。

即便是朝中最顽固的保守派官员,这个时候也坚定的认为,朝廷该是重新打开西域了。

只是对这一次朝廷派出五万京军和上直亲军卫,并任命皇太孙为主帅,倒是在朝中有些议论。

毕竟按照朝臣们的意思,当初北征的时候都不该让朱允熥去九边。

监国的皇太孙,那也是国本啊。

而国本,就该安安全全的待在京师,被大军环绕保护,被官员们礼拜着,居庙堂之高而执掌间梳理天下。

好不容易等北征结束了,官员们都认为皇太孙这一回该安生待在京中,谁成想现在又要去四川道。

大明要经略西北,重开西域,四川道所负责的就是进攻高原的方面。

让皇太孙再从四川道爬到高原上去?

大臣们完全不敢想那会是怎样的画面。

只是大臣们心中虽说不愿意,可是皇命难违。

龙湾码头前。

朱允熥望着各类物资已经快要装船完毕,将士们开始登船的码头栈桥。

他回过头看向今日出城送大军离京的解缙和徐允恭二人。

除了这两位之外,便只有大都督府、户部、工部有司的官员,在码头上忙碌着将军需装船任务。这些人,也算不上是送行的。

此时,细雨绵绵,落在三人中间。

朱允熥一身戎装,显得英武非凡。

解缙心中有着几分唏嘘,当初没有人会觉得眼前这位皇太孙能有多大的作为,甚至当初很多人都觉得,皇太孙之位或许还要很久才会定下。

可是这几年。

大明处处不同,似乎都是起于这位年轻的皇太孙之手。

按照解缙的私心而言,他其实也希望朱允熥能留在应天,多些时间慢慢的学习如何处理朝政,而不是盯着外头某一处。

徐允恭却觉得皇太孙就该多出去走动,毕竟一旦等到日后,可就不是想出去就能出去的事情了。

加之皇太孙现如今每次出去,都代表着朝廷是有大战,这对他们大都督府而言更是好事。

一个熟悉军务的国本,总比一个整日里被文官们围着的皇太孙要好上无数倍。

“此去西南,到底是要年载,二位皆为内阁中枢,往后京中诸事还需二位通力协作。”

朱允熥很是从容。

在经历了南征和北征之后,他倒是对战阵上的事情没了太多的好奇,同样也没有了当初第一次南下交趾道时候的紧张。

解缙拱手颔首:“殿下此去,虽有大军环顾周身,却还是要以国本为重,万不可亲临险境,君子当不立于危墙之下。”

徐允恭则是朗声说道:“殿下奉旨离京,京中诸事不必担忧。殿下军略西南,策应军国,若有不妥可传谕大都督府,微臣当竭力而行,大都督府上下必当一心,为国效力。”

朱允熥望了一眼两人,最后抬头看向码头前的外金川门。

大明的龙旗在这春雨里,随风轻轻的摇摆着,城头上甲胄座座,默默的庇护着这座帝国的心脏。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走了。”

……

洪武三十年初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只是这个不平凡到底是什么,却要留待后人评说了。

只是在清明节后,皇宫里出了大事。

在某个清晨,首先是乾清宫的宫人们发现皇帝不见了,连带着大总管也消失不见。

就在众人以为皇帝是不是又偷偷溜出宫,在应天城里转悠的时候。

人们却惊讶的发现,皇帝竟然留下了一道手术。

上面写的很清楚,皇帝老爷子这一次不是偷偷溜出宫,而是偷偷溜出京了!

一时间整个乾清宫里的人都麻了。

皇帝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消失不见,现在更是要溜出京师,这要是被前朝的官员和太子知道,他们这些人都是要被砍头的。

很快,太子朱标就知道了这件事情。

先是整座皇帝被里里外外的翻了一遍,又是应天城和应天府被查了一个底朝天。

终于,愤怒的皇太子朱标终于是确认了一件事情。

自家老爹真的离家出走了!

还带着两个孙子一起离家出走了。

内阁当天就被召集到乾清宫,从白日一直到夜间,这才散去。

“为今之计,只能对外封锁陛下离京的消息,然后再派锦衣卫暗中寻找陛下踪迹。”任亨泰的眉头几乎快要被眉毛夹断了,满脸的愁容。

解缙在一旁点头道:“陛下的消息万不能传扬出去,不然便是朝堂大乱,继而可能会引发天下动荡。”

朱标坐在宫中御座下的椅子上,脸色苍白:“老爷子稳重了一辈子,怎么这个时候却愈发……”

他是有苦说不出,有些话又不能说与旁人知晓。

翟善则是目光阴沉的扫过宫门外跪着的乾清宫宫人们。

按照这位内阁大臣、吏部尚书的心意,皇帝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消失,这帮人都要承担罪责。

只是皇帝陛下的手书上也写明了,不让他们治罪这些宫人。

朱标亦是烦闷的看了一眼外头,随即冷哼一声。

“这些人死罪可免,然活罪难逃,统统压下去杖责三十,逐出宫廷不再录用。”

杖责三十的命令下去。

宫门外跪着的乾清宫宫人们,却是立马一片谢恩。

原本是要完蛋,铁定被砍头的罪责,现在只不过是被杖责三十逐出宫廷,已经是皇恩浩荡了。

朱高炽却觉得自己大概是要完蛋了。

从应天城去往太平府的民间小道上,朱高炽已经几度回头看向应天城方向。

最后,他还是无奈的从小道旁的树林里捡起不太干燥的枯枝,到了林间空地。

周围稀稀拉拉的站着十来个身着劲服的男子,怀里抱着长刀,背上则是背着个用布包裹的严严实实的长条状物体。

那是被藏在布匹下面的火铳和可折叠强弩。

等朱高炽抱着柴火到了空地,朱尚炳已经是冲着他白了一眼。

“捡个柴火也要这么久,要是让皇爷爷饿着肚子了,你担得起这个责任?”

朱尚炳骂了一句,已经是从朱高炽的怀里抢过柴火,满脸讨好的走到了坐在一颗倒下的树桩上的朱元璋跟前。

他在朱元璋的面前一边搭着柴火堆,一边殷勤的说道:“皇爷爷莫急,孙儿很快就能将这火升起来,到时候为皇爷爷热了饭菜就能进了。”

朱元璋双手环抱,瞅瞅满脸不乐意的胖孙子,再看看一脸殷勤的傻孙子,双手松开拍在了大腿上。

“那爷爷可就等着我家炳哥儿为爷爷做的饭菜了。”

朱尚炳满脸开心的笑着。

他觉得这几日才是自己来到京城之后过的最开心的时候。

老爹又被爷爷赶出京做事了,皇爷爷也不会成天说教自己了,最主要是这一次自己是跟着皇爷爷偷偷溜出京的。

就没有比这更加刺激的事情了。

朱尚炳将柴火堆搭好后,便开始手握火折子,趴在地上撅着屁股,试图将火堆点燃。

朱高炽则是取了一只铜水壶送到朱元璋面前:“爷爷,该进些水了。”

朱元璋接过水壶,瞅了一眼蹲在一旁的胖孙子,冲着身边的树桩拍了拍手:“坐过来,整日不是站着就是蹲着,你这副腿脚可能受得了?”

朱高炽这才应了一声,小心翼翼的与老爷子拉开些距离坐下。

朱元璋喝了一口水,又冲着胖孙子说道:“这是怎么了?从俺们爷孙三人离京,便一直拉着个脸?”

咳咳咳……

那头,趴在地上的朱尚炳接连咳嗽了好几声,却还在奋力的吹着火折子,试图想要点燃柴火堆,可是因为清明时节这些柴火都受了潮,只能白白生出一团浓烟。

一时间,朱尚炳只觉得眼前一团‘仙气’,鼻腔里刺激难闻。

朱高炽无奈的瞄了一眼这个傻兄弟,继而对老爷子劝说道:“爷爷,虽说您在宫中留了手书。可咱们也不是这样就随意离京的啊。

就算爷爷想离京,那也该转交内阁知晓,而后六部诸司并大都督府合议,抽调兵马护卫。而后沿途提前通报地方官府,做好迎驾准备。

如此,才算得上是妥当。”

朱元璋闷不吭声,只是斜眼瞅着絮絮叨叨的胖孙子。

等到朱高炽说完之后,朱元璋这才吭哧吭哧道:“俺要是摆开了说,你觉得他们能让俺离京?就算让俺离京了,俺能带着你们兄弟两亲眼看到俺们大明的现状嘛?”

朱高炽刚要开口,却又被朱元璋给打断。

“你别说你的那些道理,你爷爷俺又不是长在宫廷的皇帝,怎能不知道地方上的心思和手段。爷爷前头离京的消息散出去,后头地方官们就能将处处都给粉饰的花团锦簇。”

朱高炽哑然。

这些事情,他又如何能不知道。

即便是地方上什么错事都没做,可一旦知道皇帝驾临,那也定然会早早的就开始将辖下各处给打扮一番。

就连路上的乞丐,都要被送走藏起来,或是收留进地方上的赡养院内。

朱尚炳在一旁许久生不出火,却是将朱高炽和老爷子的对话听得清清楚楚。

他猛的站起身,重重的一跺脚:“你就别惹皇爷爷生气了,爷爷都多久没有离京了?眼下有大伯在京中主持朝廷,内阁辅佐,咱们大明还能出什么大事?

爷爷这把年纪,放在寻常人家早就是含饴弄孙了的。现在朝堂无事,你就不能带着爷爷出来走走逛逛?”

说罢,朱尚炳一屁股坐在了朱高炽和朱元璋中间,并将火折子拍在了朱高炽的手上。

嘴里则是骂骂咧咧道:“我觉得你就是不想让爷爷高兴的,别在这里给爷爷添堵了,过去生火去。”

朱高炽翻着白眼,却也知道自己劝说无用,只能是拿着火折子起身走到柴火堆前。

朱尚炳那个白痴,长这么大连湿柴火怎么生火都不知道,却还知道怎么哄着老爷子开心。

朱高炽心里暗骂了一句,自己已经是从一旁的行囊里抽出一把棉花。将棉花抱在一把干的树叶里,他小心翼翼的将火折子吹燃送进去,然后便慢慢的吹着气。

很快,树叶和棉花团里飘出几道白烟,然后是一道明亮的火光生出。

朱高炽便小心翼翼的将边上的几根细枝塞在了柴火堆底下,再将引燃的火焰放在了细柴下面。

而他则是趴在地上,继续冲着柴火堆里面吹着气。

不多时,柴火堆便开始冒出浓烟,但下面的火焰却是越来越大。

很快,浓烟消失,火也彻底将整个柴火堆包裹了起来。

提着一只铜锅的内廷大总管孙狗儿,立马走了过来,将铜锅架在了火堆上。

朱高炽这时候才看向已经被朱尚炳给哄开心了的老爷子,却觉得一头乱麻。

老爷子这一次偷偷离京,哪里是出来散心的。

他分明就是要在熥哥儿之后悄悄溜出京,跟在熥哥儿后面去西南转上一圈。

天知道等熥哥儿知道老爷子偷偷跑到西南,会是怎样的反应。

更重要的是,若被西南那帮土司知道了。

一旦战事起来,恐怕那些人势必要前来擒拿老爷子好让前线的大军投鼠忌器。

朱高炽悄悄的瞅了一眼四周。

老爷子这一次溜出门,除了自己和朱尚炳,便只有孙狗儿领着的这队禁军官兵。

自己要想将消息早早的送给熥哥儿,却是件麻烦事。

………………

月票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